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 左芙蓉

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学生已知,学习和运用语言,深入探究主题意义。同时,设计渐进式任务,促成理解性学习;设计循环式任务,指向实践性应用;设计迁移式任务,实现个性化创新。而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一步。因此,教师要彻底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探究如何在课堂上实施这一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下面以鲁教版初中英语初三Unit 6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 A 3a 为例,说明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一、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文学和音乐,本课阅读文体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结构的情景写的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的真实感。本节课的主题是积极接受、勇敢面对、智慧解决生活中的困难。3a-3c是Section A的阅读板块,节选了《鲁滨逊漂流记》的片段。

本文体裁是小说,共有两段。第一段讲述的是鲁滨逊到达荒岛后,迅速调整心态,通过上船取物、砍树建屋、猎杀取食、种植农田等活动,独自在岛上开启了新的生活。第二段讲述的是鲁滨逊如何发现并救下星期五、给他取名、教他说英语的故事。

文本通过描述鲁滨逊荒岛求生和解救Friday的场景,向我们展现了鲁滨逊忍受孤独、努力求生、永不放弃的意志力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启迪学生积极接受、勇敢面对、智慧解决成长的烦恼。从文本的语言角度来看,文章语言难度适中,文本时态以一般过在时为主,涉及了现在完成时的使用,文章中出现的复合句较少。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对问题的思考已经初具深度。因此本课的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获取文本基本信息,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二、确定教学目标

基于对以上文本的解读以及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引领学生探寻文章的主题意义,同时活动是教学目标的主要表现形式,活动具有可操作、可达成、可评价的特点,能够体现学习活动观的不同层次的活动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由于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和对学习情况的准确评估,本课的学习目标被确定如下,在本课结束后,学生能够:

1)获取鲁滨逊荒岛求生的经历,能总结出鲁滨逊为星期五做了哪些事情,能知道鲁滨逊是如何离开荒岛的。

2)根据文本分析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3)体验和感悟现在完成时,能口头描述自己遇到的困难,并进一步运用现在完成时描述自己如何解决的困难。

4)明白每个人都会遇到成长的烦恼,要积极接受、勇敢面对、智慧解决。

5)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简要描述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感悟,体会读书的乐趣。

由于教学目标需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体现活动观的三个层次和特点,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要素,所以教学目标设定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前三个是学习理解类型的活动,最后两个目标是可迁移的创新性活动。通过渐进式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将获得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应用于新的环境中,分析问题并试图以分析和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语篇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为理解而创造的学习活动是基于对学习活动的投射,这些活动涉及的话语集中在主题的意义和感知、记忆检索和概括的过程,即语言知识的构建。

1) 紧扣主题,创设情境,实现真实探究。

学生能通过观看视频和交流书籍,激活学生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通过讨论,If you arrive on such an island, what will you do?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括、梳理、整合信息

学生能够从文章选出两幅图,并对图片进行描述,对文章有整体把握;学生细读语篇,梳理出文本信息,使信息结构化。描述和总结鲁滨逊在岛上做的事和为星期五做的事,阐述为星期五取名的原因,把握文本细节,感受鲁滨逊不放弃、努力、自立的精神。观看视频,感受鲁滨逊在岛上的孤独。介绍食人族,引导学生珍惜和尊重生命。展示鲁滨逊自制日历,对文本进行拓展,让学生感受鲁滨逊的创新与聪明。

(3) 学生再读语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和研读文本细节,剖析总结人物特点,学习鲁滨逊坚强的意志、超强的动手能力和永不放弃精神。如 hard-working,brave, kind ,never give up, independent,smart等。

导入简单快捷,从视频开始,让学生预测文本的内容和结构,为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脚手架”,寻找学生对文本知道的、不知道的和想知道的东西,创造关于文本的信息缺口,激励学生参与课程。在话语主题内,学生发展描述、组织、总结、分类和整合话语的的能力,增加学生对话语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四、深入语篇,应用实践。

实践部分的活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文本,制定学习任务,旨在解释和详细说明主题的含义,分析和评价,整合和应用。这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1) 描述阐释

学生能运用所学,谈谈自己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明白每个人都有成长的烦恼。我们要积极接受、勇敢面对、智慧解决。What problems did you have? How have you solved it?

2) 拓展延伸,整合运用。

1.通过绘本,对文本阅读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鲁滨逊离岛的过程。谈收获,感受阅读的好处。

(3) 小组合作,设计 “荐书卡”。内容包括:书名、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简述、个人感悟。进一步加深对所使用语言的认识。学习者能够在新的语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增强文化意识,提高思维质量,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实现语言学习由浅层走向深层,教师应遵循活动观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引领学生将知识、文化和思维有机统一,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