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下中职基础会计学习成效评价架构分析
作者: 吴金利摘要:校企合作就是学习和企业两者共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在现阶段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基础会计专业学习成效评价是评定基础会计专业学生的重要评定方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基础会计;评价架构
依据国家规定要求,我国的高职院校必须实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方案,促进校企合作走上专业化道路。就现阶段而言国内大部分中职院校还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正确方向和方案,对于校企合作怎样开展、成果如何、怎样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定内容研究较少。本文探析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基础会计学习成效评价架构,内容如下。
一、评价点
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习成效的评价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职业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上来。会计专业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自学、创新、团队协作等等。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要求学生不仅在课上认真学习,课后也要主动学习,发现不足,查漏补缺。团队协作是企业最看重的职业素养之一,现代职场工作基本都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教师要在教学中开展多种专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任务。
二、评价方式
(1)评价内容。校企合作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学习成效评价内容应该包含专业知识技能、端正的学习态度、学生上课出勤情况以及实践协作能力等方面。在评定学生学习成效的内容设计上,应该重点推出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实用性,全面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虑到基础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关联性,教师进行基础会计教学时要重视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重点关注学生基础技能和突出技能的培训。学习态度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考核项目,在进行考核时比较难被转化为具体数据,但实际上学习态度在学生学习成效评定中举足轻重,端正的学习态度也是早期工作态度的体现,这样能给企业好印象。在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时,教师可以对日常学习态度适当进行评价。协作能力是考察基础会计学生职业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企业尤其看重这点。学生的协作能力体现在学习中与教师、同学的合作,在考核过程中主要考察默契度、参与度及完成度,这都是考察评定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考勤考察是最直观的,这项工作是学校一直考察的重要内容,直接按照规定进行考察即可。
(2)分值。学生们基础会计课程的最终学习评价需量化,本课程项目占比取决于其重要性,经过学校和企业双方沟通协商,按照评价内容的重要性,占比较大的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习态度和出勤率其次。
(3)评价方式。学校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内交叉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将学生自评和他评、校评和企业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专业评价,再根据具体内容进行专业考核,这样给予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职基础会计学习成效评价架构,可以为校企合作评价提供专业可靠的模板。中职院校基础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成效评定,其中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依据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哪项都不可有偏差。以评价督促学校教学进步、学生提高专业素养是进行专业评价的目的。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效果评定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