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手机的管理

作者: 李思琴

随着我国新经济、新文化、新观念的发展,中职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发生着各种变化,手机作为便利的信息沟通工具,大量涌进校园,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沉迷于手机,玩手机游戏、看小说、聊天。在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的作用下,在通信领域信息的丰富化、便利化等因素的刺激下,不少中职学生都加入手机一族,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手机几达普及程度。如何对中职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热切关注的话题,成为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把握国家关于学生手机管理的相关规定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相关规定要求:“有限带入校园。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细化管理措施。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因此,中职学校班主任应对中职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的管理:原则上学生不能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进入校园之后交由班主任管理,禁止带入课堂;学生与家长沟通通过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方式;老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者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班主任管理学生使用手机问题上应当科学理性,拒绝粗暴管制;班主任管理学生手机应确保及时解决问题,全面落实需求。

二、班主任应明确手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班主任无权禁止学生拥有手机,但是有权管理学生的手机。班主任管理有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安全合理地使用手机。特别是由于手机辐射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班主任也应强烈建议和呼吁学生少使用或不使用手机。班主任要明确两个手机管理的基本原则:首先,手机是学生的个人财物,学校可以暂扣,但不能没收或损坏学生的手机;其次,学生使用手机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是无限制的,至少要以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为前提,比如在课堂上学生不能使用手机做与学业无关的事情,学生的手机必须关机或静音以免干扰他人,学生不能用手机偷拍或录音,学生不能使用手机发送骚扰短信或造谣等。

三、班主任要转移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们对手机的注意力很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就需要学校和班级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兴趣小组的方式转移学生们对手机的注意力,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们众多的兴趣爱好来抵消对手机的注意力,避免学生们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手机上,不利于学生们的学习现象的出现。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可以开展不同的社团,并且有相关的负责老师。通过参加不同的社团,学生们能够令自己的课余时间变得更加的丰富,同时也能够转移学生们对手机的注意力。学生们如果在生活当中有更多的选择,那么就不会将自己关注的焦点更多的放在手机上。众所周知,中职阶段也有一定的压力,学生们玩手机的目的也是为了令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因此,开设不同的社团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们的身心得到放松,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不断转移学生们对手机的注意力。

四、班级手机管理的制度要民主合法

许多班级针对手机管理只有简单几个字:“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而对此规定实施的前因后果,对学生违规行为将如何处罚,并没有充分说明,这容易使得班级对学生手机使用违规行为的处罚较为随意,也容易使手机管理制度的实施缺乏合法性和有效性。手机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良好发展服务,因此班级制订规定时,应向学生、家长和教师等阐述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出发点,充分听取相关人士的呼声,尤其应与学生充分讨论、广泛商议,允许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这也体现了教育性和发展性。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不是班级管理者单方的事情,也不是通过强制或命令可以简单实现的。民主合法的程序不仅能有效减少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避免出现如教师没收学生手机或者因学生使用手机而禁止学生上学等有损学生人身权益和受教育权的现象,而且在更大意义上有助于手机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民主与法制意识,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自我规范和自我管理。手机管理制度制订之后,班级应民主合法地予以实施。学生如果违反了规定,处罚应依“法”执行,不能随意处置,不能没收学生手机或随意剥夺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不能随意禁止学生上学或进课堂。而且手机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比如,在每学年之初,班级应把手机管理制度向全体学生(尤其是新生)宣传或公示,允许其提出新的意见或建议。根本而言,班级是否禁止使用手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是否民主合法。在没有合法性和可操作性管理方法的情况下,班级禁令只能从表面上掩盖问题,禁止或没收学生手机的做法只是暂时的,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班级在反思教育现状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合理引导。

总之,中职学生使用手机有许多合理之处,但手机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对此,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而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重在引导,变堵为疏,强化监管机制,从而既能使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又减少手机的负面影响,让手机充分发挥正能量,对学生的学习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