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设情境,层递生花
作者: 石沁园
【教材解读】
对话文本
1.课标定位:2022 版新课标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学习任务群,其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文段落清晰,浅显易懂,故事线索简单明了,图文并茂,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从而更好地落实学习效果。
2.单元视角:《小壁虎借尾巴》选自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单元学习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这项阅读能力。
3.单篇价值:《小壁虎借尾巴》作为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对整个单元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介绍了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课文结构清晰,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学科融合的度,要将科学知识融入语文学习中,而作业的设计正是强化了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落实。
链接学生
1.纵向铺展:一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对科学性知识充满好奇,因此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形式读、多种方法识字、多读少讲、模拟情境”等方法,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横向联结: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篇科普童话故事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通过中知道鱼、牛、燕子和壁虎的尾巴的用途,学生易于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和学习。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复习巩固识字写字的方法。
2.阅读与鉴赏:培养孩子热爱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3.表达与交流:根据课文结构训练学生说故事情节的能力。
4.梳理与探究:培养学生进行固定结构的仿说仿写。
【任务情境】
【课时建议】2课时(本篇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生字,鼓励学生借助图画、形声字构字特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大胆猜读字音字义。同时,讲解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境,理文脉之迹
一、复习所学,板书课题。
二、花式朗读,巩固生字。
1.看嘴型,猜生字。
2.看卡片,组词语。
3.区分“拨”和“拔”。
4.书写“爬”字。
【设计意图:阅读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新课标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中提出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 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因此本活动旨在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巩固运用借助图画、形声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猜读字音、字义的学习方法。】
活动二 解析情境,觅阅读之法
一、以读促悟,圈画信息。
1.默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去了哪些地方,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
2.用“_____”画出地点,用“ ”画出动物名称,用“﹏﹏”画出动物不借尾巴的原因。
二、梳理脉络,复述情节。
(1)板书:地点、动物、原因
(2)读卡片,快速识记。
(3)贴卡片,巩固运用。
(4)连词成句,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体会语气,角色表演
1.对比句子,体会礼貌用语的作用。
句子1: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句子2: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2.朗读句子,读出情感。
(1)指名朗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2)指导朗读:加上表情、动作再读对话。
3.分角色表演,体会语气差别。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同桌分角色表演,合作读对话。
【设计意图:课文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本活动结合新课标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等内容,本活动充分利用图文圈画提炼信息,采用“看图—圈画—连词成句—朗读感悟”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多角度研读故事,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深化提取信息的阅读能力,同时落实新课标中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部分关于“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的要求。】
活动三 书写情境,悟表达之妙
一、总结概括,拓展知识
1.小结动物尾巴的作用。
2.拓展动物尾巴相关知识。
3.了解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
二、仿照结构,续编故事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_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壁虎说:“____________,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___________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_________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尾巴都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从而理解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的原因。结合学习单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其他动物尾巴的相关作用,并根据课文第 3、4、5 自然段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续编《小壁虎借尾巴》童话的兴趣。最后结合课文内容介绍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一、作业设计依据:
本次作业设计充分融合了2022年版新课标相关要求,拟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知识的整合性。采用“多形式读、多方法识字、模拟情境”等方法进行递进作业设计。
二、作业设计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和拓展。
1.复习巩固识字写字的方法。
2.培养孩子热爱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3.根据课文结构训练学生仿说仿写的能力。
三、作业设计亮点:
1.精准投放——课前预习设计
(1)复习生字。
(2)读儿歌,圈画重要信息,拓展尾巴的作用,为续编童话做铺垫。
2.聚焦问题——课堂作业设计
(1)重点区分形近字“拨”字和“拔”字,通过标音和选字填空两项子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这两个字作区分。
(2)重点书写“爬”字,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且学生很容易写不规范,所以设计了描红和书写的环节。
(3)续编童话,学生们可以结合课堂上的图片,动作、地点词语提示,以及课前预习中的儿歌进行创作。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这里进行了分层作业设计,分为一星必做星和二星挑战星。
3.开放拓展——课后作业设计
其中“说一说”环节旨在有效落实说故事情节这一教学目标,同时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续编的内容加进去,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读一读”环节则是进行了知识延伸,旨在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延展】
1.趣味延伸——设计“尾巴”阅读单
设计动物尾巴阅读卡,列举阅读的书目,填空相关发现,绘画最喜欢的动物并简介其尾巴的作用,分享展示。
2.强化持续——设计单元长作业
基于大单元背景下进行作业设计,依托单元要素,进行递进式设计,同时可进行图画书的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