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探讨

作者: 余秀娟

《旅游心理学》是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能运用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指导旅游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为做好旅游营销、旅游服务和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指导。在此,笔者就中职学校《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作了一定探讨。

一、把握课程设计思路

中职学校《旅游心理学》课程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的教育。应尽可能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收集国内外有关的最新信息资料,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理解知识的心理规律,注意教材编排上的特点。如教材编排上采用“三先三后”的顺序,即在总的编排上按先心理学基础知识后综合应用知识;在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编排上,是先知、情、意等心理过程,后气质、性格、兴趣、需要等个性心理;综合应用心理知识部分按先从业人员心理,后旅游者心理和两者相互作用心理来编排。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步领会知识,掌握知识的体系。

二、优化课程学习内容

中职学校《旅游心理学》课程从旅游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旅游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紧密结合行业对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项目和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对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对与专业岗位能力培养无太多实用价值的理论知识进行删除和筛选,够用即可;对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透彻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做到深刻领会,全面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为导向,充分突出职业心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现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定位。

三、精选课程教学方法

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扮演、个性分析、职业心理分析、职业能力分析、作业练习、撰写小论文、社会调查、课前阅读和网络信息查询等方法。例如,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注意联系两方面的实际。其一是要联系学生自身心理活动的实际,如讲授“记忆”时,可联系学生学习活动中记忆功课的实际,帮助学生总结自己记忆知识的有效方法,加深对记忆这种心理活动的理解;其二是联系旅游服务工作的实际,通过分析学生实习中发生的案例及各饭店服务接待中的典型案例,去理解教材中提出的原理,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和书本中提出的原则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又如,在分析案例时,要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开展课堂讨论时,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总结发言、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引导、对案例分析的结论进行总结与升华等。通过这些方式的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再如,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旅游心理学这个科目的特点及内容,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模拟情境或借助一些真实的案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模仿旅游从业者或游客的角色,从而达到理解教材,练就技能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旅游专业的学生从学生过渡到旅游从业者的桥梁之一。我们知道,心理是推动旅游消费最终实现的内在动力,人们旅游是为了得到满足,而这种满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但是人的心理活动又是潜在的,肉眼看不见,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观察,认真体会,认真分析,最终能针对不同的游客或旅游从业者本身的心理,利用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我们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进行教学,能让从未真正接触到旅游服务业的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中,通过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模仿现时旅游情景,以扮演的那个人,那个人的观点、立场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充分感知角色的心理,促进了扮演者对别人的理解,以一个跟旅游相关的身份(角色)来体会抽象的心理活动,达到能分析游客的心理,满足游客的需求,运用旅游心理给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的目的。

四、重视课程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反馈教学效果,产生激励效应,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从而形成更好的学习氛围。许多学校旅游心理学课程的考核仍采用期末闭卷方式进行。考试的分值采用百分制,在考核内容的比例上,基础理论明显高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这样一卷定成绩、定掌握程度、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是偏颇的。这种考核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平时不学习,快考试的时候把所谓的考试范围,死记硬背就可以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导致学生上课热情度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低的直接原因。这与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不符的。旅游心理学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旅游问题的能力。在考核制度的建立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偏离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具体做法是:一要重视日常教学环节中的考核评价,平时考核可占总成绩的50%。其中考勤占10%,平时作业占10%,课堂回答问题、案例讨论分析占15%,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完成情况占15%。二要将期末考试成绩设定为占总评成绩的50%,这样可以有效扼杀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这类同学们的心理。试卷采用闭卷的形式,将基础理论和实际运用(案例分析)考核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检测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旅游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