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岗位能力初探
作者: 代明镜摘要:本文探讨职业学校要进行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幼儿保育事业需求。
关键词:中职学校 幼儿保育 岗位能力
随着社会对幼儿保育重视程度以及对保育员专业化素养关注的提高,保育员的专业化发展现状似乎并不乐观,保育员普遍存在素质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科学知识。为大力提升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扎实提高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操作技能,本文拟对幼儿保育专业岗位能力进行探索,以期给幼儿保育专业办学提供一些参考。
1、幼儿保育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
通过对数十所幼教机构的调研,笔者了解到:幼儿园岗位设置主要包括保育员、教养员、教学辅助人员。就业岗位主要有:教养员(主班老师,特色班专、兼职教师),可拓展的岗位:保育员(配班老师),早教中心亲子教员。中等职业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幼儿园后,都要先从保育员做起,由于各幼儿园的条件、要求、用人标准等各有不同,学生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能否留下来并继续发展,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和幼儿园的实际需求。经过锻炼和考察会被聘为教养员教师。所谓专、兼职教师是指幼儿园根据本园情况开办的各类特色班如:蒙氏教学班、奥尔夫音乐班、亲子班、感觉统合训练等特色班的专职、兼职教师或助理。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所获得的相关证书,可从事相关工作。
2、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笔者综合各幼儿园的调研结果,对幼儿教育职业岗位群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应主要体现在:保育员应熟悉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具有对各年龄幼儿生活照顾的能力,关注全体幼儿,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不怕脏、不怕累,做事主动,耐心细致,善于和家长沟通,保中有教,保教结合,具有协助主班教师配合教学的能力。教养员应能领会、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强,善于观察幼儿,具有研究幼儿兴趣、需要及发展的能力,能够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能独立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具有组织教学、区域活动、墙饰布置的能力,能够捕捉教育契机、随机教育、处理突发事件,并要有进取心,具备个人反思的能力。
3、幼儿保育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对于从事幼儿保育的工作者来说,工作中面对的是六岁之前的儿童,由于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与其他教育者的不同。它是一个多系列、多层次、多种类的,经纬交织、立体多维的系统。她必须承担多重社会角色。幼儿保育职业岗位群除要求学生要热爱幼儿,具备良好的师德、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外,还有很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认知能力方面。第一,观察能力,是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能够洞察幼儿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发现和判断幼儿的心理活动,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第二,思维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在实践中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进行定的判断和推理、灵活处理各种各样的情况的能力。第三,沟通能力,能及时、有效的与工作对象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除语言沟通外,还包括非言语沟通方式,比如微笑的表情,抚摸或搂抱幼儿的动作,以及指引、暗示幼儿的体态手势等。(2)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方面。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第一,生活指导能力。熟悉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懂得卫生保健知识;了解并掌握保育员的工作规程,能够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疾病与突发事故。第二,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的能力。在幼儿学前这段时间内,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要给予幼儿最适合学前特点的教育,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善于把握幼儿心理发展动向,能够结合幼儿发育成长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三,幼儿教育环境创设能力。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具备一定的美术、手工制作和创造能力,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玩具和学习材料。第四,教育教学的应变能力。对幼儿教育活动中突发的情景,作出迅速反应,果断决策,灵活处置的能力。面对学前儿童的特殊教育对象,在组织和设计教育活动时应该能够做出相应的预案,不能完全依赖临时的应变能力。第五,创新与合作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创新型的教师,需要教师不断进取,不断创造,缺乏创造力的教师,会压抑儿童的创造性。能够与同事愉快的合作,共同发展;与家长良好沟通,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3)职业技能方面。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其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从业能力。具体包括弹奏乐器(钢琴)、唱歌(幼儿歌曲、童谣)、跳舞(儿童舞蹈、民族舞和律动)、绘画(儿童画、涂鸦等)、讲故事、创编儿歌和简单舞曲、制作手工等方面的操作能力。幼儿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目标的具体落实,依赖于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采用多种教育教学途径去完成。幼儿教师能够制定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4)学习、总结能力方面。要具有能够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并能够自我反思,肯定成绩,明确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这是当今社会对从业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幼儿保育从业者必备的能力。
4、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最终目的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让幼儿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然而,新纲要对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要求,必然转化为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最终转化为对培养幼儿教师的学校的要求。因此,结合幼儿保育专业的职业岗位领域,研究职业岗位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学校要进行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幼儿保育事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