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体育课堂中的语言激励法
作者: 马世娟面对新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改革传统体育教学观、师生观,还要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如何调动学生自发、自主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是我们体育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语言的激励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自发、自主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才能达到优质高效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变化,用心留意并及时进行引导,适时地运用教师激励性语言来拨开孩子思维的迷雾,消除孩子的畏难情绪,帮助其重燃探索知识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在学生发展中不仅要成为促进者和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放大镜,耐心细致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运用激励性语言,让"弱者进步、强者更强"。例如,学生想展示自我但又束手束脚时,教师适时运用语言激励,会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展示,而且教师的适时激励有时还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大转折,对掌握运动技能会有显著效果。教师应如何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我们课题组教师的研究,认为有以下几点可行:
一、教师应适当运用激励语言 对学生加以鼓励表扬。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即使微小的进步,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和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提高学习积极性。肯定教育正是自我教育的前奏,一个从未得到过肯定的人,很难有自我.是难一建立起自信心、自尊感的。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就应该适当运用激励性语言,肯定学生的长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应适当运用激励语言,巧妙地指出学生的"美中不足"。
学生都十分珍惜自己的成绩和荣誉。一旦他们所作的努力和自己的能力获得老师的表扬或认可时,便容易从心理上获得满足,他们不但乐于接受,而且会以实际行动向新的目标努力。但在表扬的同时,对他们的缺点,不足也要批评,但要巧妙,不宜太多,而且要注意时机和方式,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后再指出"如果……,那么会更好"。象这样巧妙地指出学生的"美中不足",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也必然会提高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师应适当运用激励语言,提高教师在学生心里的信任度。
近几年常常看到有的教师兢兢业业地工作,认认真真地教学,但由于不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简单地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学生不高兴,产生抵触情绪,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师自已也着急。怎么办?通观察发现,这类教师主要是语言贫乏无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到位。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善于观察,并及时运用语言来进行调控,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教学效果。适时地运用科学、恰当、富有情感的期待性激励性语言去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培养他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逐步踏上遵守常规、主动学习和发展能力的轨道。
因此,当单纯地使用激励性语言效果不明显时,就必须配合必要的奖励和"赏识教育"的其它措施。如:给予选择扮演自已喜欢的"角色"奖励等,使学生获得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协调师生关系。还要用体态语言来激励学生,如微笑、点头、鼓掌等等。及时激励要快、准,特别注意对不同对象掌握不同分寸。比如,对有骄傲情绪的学生,要促使他们虚心,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有进步,也希望和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对基础差的学生应注意观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即要马上肯定,没有进步也应鼓励以激发信心,不能冷落或者视而不见,置之被遗忘的角落。即使对后进的顽皮生若真情所至,也能金石为开。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体育教学中多动脑筋,在实践中多探索,就一定可以上好一堂高效体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