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智力残疾儿童如何融入校园生活
作者: 王婷一、无条件接纳,平等看待
刚开学的时候,发生的两件事引起了我的关注:一是关于学生值日倒垃圾的问题,另一件是有同学反映部分男同学欺负小洪同学的情况。在开学的第一天早上的时候,很多同学让小洪同学去倒垃圾,可能是因为以前一直以来,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班里的垃圾桶是由小洪同学负责倒和清理的,小洪同学下意识地也默默地认同了这一切,把倒垃圾当作自己应该做的一种责任。针对班里有调皮的男孩子欺负小洪同学的事情,我专门拿出时间在全班进行了教育,从这以后再也没听说有同学下课刻意去欺负小洪同学的现象。
通过一段时间的打饭观察,每次用餐的时候我发现小洪同学总是最后一个吃饭。后来因为全班同学排队有存在消极等待现象,我让班级里开始了按组轮流排队吃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固定的顺序,绕着操场慢跑或者步行五圈,坚持到底。就这样逐渐的我慢慢适应的学生,学生也慢慢适应了我,小红也慢慢的适应了整个班级,融入到了班级之中,被大家所容纳、接纳。
二、抓住时机、正向鼓励
学校每天的中午都会有一个阅读课,这一段时间是专门给每一位学生读书看书用的,通过我的观察,在前几个星期的阅读课上,小洪同学都是在画画或者是做自己的手工。然后有一天的阅读课上我突然发现小洪同学在拿着一本军事题材的图画书在翻看,我特意走过去翻看了一下书名,同时鼓励他多带自己喜欢看的书到学校里来,他用眼神一看我,微微一笑,轻轻地点点头。因为学校的图书馆钥匙在这里,我兼任负责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充分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每次借阅的时候我都会叫上小洪同学,不会忽略他,提供借阅他自己喜欢看的书的机会。让他在班级里有事可做、有书可看、扩大他的识字量和语文素养。
面对这样一个学生班内的所有任课老师都不对他奢望什么,只希望他上课不要影响其他人学习。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每个任课老师也不奢求他为自己的学科考多少分,一度的以为每门学科都会没有分数,结果却大出乎我们意料,在期末的记录单上,他每门课都有成绩记录在册,这一次他又让我们刮目相看。
三、定期沟通、适应调整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的秋天,一天上学的途中,他妈妈和一辆电瓶车相撞,导致他脚部被撞伤。在家休整一个多月,在那一整个多月里,远离了学校这样一种沟通交流的环境,我和学校的任课老师一度的担心他在家里面缺少同伴的交流,会不会整个人变得更加的滞后和荒废掉!都说教育要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因为在家休整一个多月,耽误一个多月的功课。针对这样的状况,在学习的内容和难度上,我和任课老师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对他学习的要求相对有所下降,让他掌握最基础和最基本的一些读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