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砺热血青春铸就坚韧之魂
作者: 姚海建对于青少年而言,培养抗逆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挑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日,响水县黄圩中学开展了以“自我关怀 逆绽光芒”为主题的青少年抗逆力心理团辅活动。
活动伊始,一场轻松愉快的“大风吹”热身活动迅速打破了现场的拘谨氛围,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彼此熟悉,为后续的深度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团体契约的形式明确了活动规则,不仅让活动更加有序和高效,也让同学们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倾听、理解和尊重。
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有进步也有退步,追求进步则需要怀抱勇气、迎接挑战。“鸡蛋”变“凤凰”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成长的不容易,明白“鸡蛋”不会永远是“鸡蛋”,“凤凰”也不会永远是“凤凰”,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只要不放弃,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终有一天,会变成凤凰。
在人生的浩瀚征途中,挫折如同不期而遇的风雨,虽令人猝不及防,却也是铸就坚韧不拔之心的宝贵磨砺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挫折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种教育方法,更是种人生哲学的体现。通过合理的挫折教育,孩子们能够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培养出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近年来,响水县黄圩中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多形式不断强化挫折教育,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会坚韧与成长,在挫折中激发潜能,促进健康成长。
一、树立坚定信念。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因此,学校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历史伟人奋战的影片等活动,让学生看到他们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面对困难和敌人的坚韧不屈的性格,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就挫折观进行讨论;请心理辅导老师进行挫折理论和正确挫折应对方式教育;组织师生共同参与挫折经验交流会;还以辩论会等多种具体方式进行挫折教育。学校还充分利用好广播、板报等形式,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使学生自觉投入战胜挫折的教育氛围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二、发挥榜样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有意识地搜集一些伟人、名人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典型事例,向学生讲述,从学习、人际、情感、理想各个方面,给他们树立出优秀的榜样。还用学校或班级里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以自己良好的耐挫心理、坚强的意志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组织班级参加比赛成绩不理想时,坦然面对,不垂头丧气或怒气冲冲、迁怒学生,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获取勇气和力量。 三、做好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开展抗挫折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学校还针对学生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专题心理辅导。讲座既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又对个别学生进行自我解脱教育,帮助他们消除焦虑、自卑、过敏、恐怖、冲动等心理。例如:开展“如何解脱困境?”、“如何从心理上战胜自卑、焦虑?”等系列专题辅导。同时,学校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手抄报、宣传栏、校内广播电视、活动课、班团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挫折教育;还通过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四、加强学科渗透。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将挫折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中,使挫折教育更经常、更普遍,同时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也更易于学生接受。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途径进行:第一,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挫折观和抗挫折方法指导。学习伟大人物逆境成才的故事,讲述科学家败而不馁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自古英才多磨难,明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第二,在教学中发现挫折因素。如考试失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第三,在练习和作业中有计划地设置一些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适度的“难题”和“障碍”,要求他们设法独立完成和排除,以利其树立困难意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开展家校联合。要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家长培训相结合,家校携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质,取得家长的共识。同时,还向家长传授挫折教育的相关知识及方法,并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使家长正确认识自己在挫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挫折教育,避免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学校教育作用的现象,使家校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六、打造魅力校园。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可以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主线,努力打造魅力育才,活力校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一是学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设了多个社团,制定社团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活动,给学生的课外活动带来丰盛的“大餐”。社团以其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如校园韵律操、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等课间活动,调动全体学生的人人参与的积极性,让活动文化特色展现于广大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心智在大课间活动中得到启迪,释放激情与活力,提高身心健康。
三是学校每学期开展读书节活动,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让校园充满诗意。引导师生与好书相约,和美文牵手,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书实践活动将孩子引到一位位巨人身边,从中汲取无穷成长智慧。
四是学校在营建班级文化,创建班级特色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风、班规、班徽、班花、发展目标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墙报的出版,班会活动的设计等,使每个班级的文化异彩纷呈,让班级建设的个性化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益补充。
总之,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很多,在素质教育环境中,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培养愈来愈不容忽视的今天,学校应结合实际,用好用活这些方法,并创造性地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挫折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充满积极进取的信心,乐观向上,奏响生命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