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传统文化大单元教学实践
作者: 胡昕童
摘要:当下小学美术课程由于分散排课、学具携带的不便,导致教学连贯性不强,存在着知识碎片化、浅表化等问题。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教师需要改变灌输式教学以及“一课一练”的教学习惯。本文基于本校对传统文化皮影的重视展开研究,以《皮影·印象》拓展课程为例,结合主题统整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大单元、皮影、传统文化
2022版新课标指出: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在核心素养时代下,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大单元课程对传统文化进行分层教学,围绕着四类艺术实践,对学习材料进行组织和编排,以问题驱动进行学习。
一、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在实现大单元教学之前,首先需要要思考单元内容及可以对接的核心素养,思考合适的呈现方式和学习方法。然后将核心素养四块内涵分化到具体课时中,使得素养的形成找到落脚点,最后从儿童的视角、思维方式具化课程,用生动的艺术创作方式将传统的美术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皮影·印象”单元教学设计
本次“皮影·印象”大单元教学基于学校对皮影文化的重视,围绕着“学会学习”、“非遗传承”两个核心素养进行单元重组,将美术学习中需要培养的观察、欣赏、造型等能力融入大单元教学中,推动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实现以美育人的教学目标。
课题一:戏出东方
在第一课时“初识皮影”中,通过皮影动画片的带入,让孩子对非遗技艺皮影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想学习皮影艺术的历史、风格以及制作流程。在第二课时中,对于传统皮影进行尝试模仿绘制,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以及评述能力。
课题二:我设计的皮影
学生已经对皮影知识与制作方法有一定了解,在核心素养下,美术教学中应当对传统文化进行守正创新。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以故事为情境设计皮影人物。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出传统的、现代的、卡通的等皮影风格,并且利用线描、彩绘、镂刻、拼贴等方式进行描绘。
课题三:用“光”讲故事
通过皮影人物形象编写故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与交流,形成一套完善的皮影剧本,搭建“光影小剧场”,开展有趣的皮影表演。沉浸式感受皮影带来的浓烈氛围以及互动的乐趣。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欣赏皮影、制作皮影、设计皮影、表演皮影,体会非遗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三、学习任务导向大单元操作路径
(一)围绕原本问题搭建任务驱动
在设计课程时,教师必须解决美术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做”“为
什么这么做”这三个本原问题。本单元的核心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演绎。
(二)围绕任务驱动进行方法设计
在“皮影·印象”的大单元教学中,我们根据之前设计的三个学习任务针对视觉经验、欣赏理解、创作表现采用相应的美术学习方法进行教学。主要分为三类:
1.指向视觉经验的审美感知类方法。比如,课前开展特色皮影文化活动进校园的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解决学生因视觉经验不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渗透的问题。
2.指向生动表达的欣赏、感悟类方法。比如在课题中进行主题欣赏,通过赏析传统皮影作品以及其他同龄人优秀作品,理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工艺的复杂与精湛。
(三)“以任务单”的形式优化美术单元教学评价
评价最主要的目的是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效果。美术学科的评价不以具体的“量”来反映,而是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变化和理解。评价内容主要围绕创作思维、表现方法、审美理解、情感态度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要注意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以便学生借助评价结果自我调整。
参考文献:
[1] 朱慧、魏萍萍.任务群视角下小学美术传统文化大单元教学实践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陈勇.学习任务导向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价值与操作路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