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

作者: 唐善松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每位老师都想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评职会优先考虑。教学成绩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回报,是对一个教师工作的肯定。我从事小学教学二十多年,大多教学高年级,在我的带班一年下来后,每次平均分提高10分到20分左右。下面就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谈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我所在的小学的学生,大多是农民、底层工人、小商贩的子女,家长多数都是在外务工,见识少或文盲,他们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 如家里房子的装修刷998的面积,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特殊题,求前后左右的四个面面积减去门窗的面积。让学生发现知识跟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有时我经常讲学生“懒”的问题。如:有些学生作业不带单位,不作答。不背写公式,就乱做题。老师平时讲解不动笔记,不改写错题,只用眼睛看,然后导致“积懒成笨”的学生实例,再最后“惹事生非”,让学生明白要积极学习的行重要性。

二、把40分钟的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课堂是教师实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是学生学习知识,不断成长的圣地,是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成绩的主阵地、主战场。教师备课要“深”,即: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上课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 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如教学长方体棱长和时,让学生自己用木棍或筷子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明白长方体棱长由四个长,四个宽,四个高组成。手段要“新”。即: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突出“新”字并且结合我们自身周围的生活实例。

三、注重学生主体性,多表扬学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优点

《义教数学课标》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舞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筹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制造性,供应宽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乐观、主动、探究式学习。教师要信任,鼓励,表扬学生,而不是训斥,尤其是对待一些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是品行有一些缺点的学生,要相信和鼓励他们能够做的更好,能够进步,要及时表扬他们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一点点进步。只要我们老师抓住机会适时表扬,他们的成绩肯定会有一个飞跃。

四、重在学生多练,反馈要“勤”

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这是学生吸收和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练可以是口头的、笔头的,个体的或集体的,也可以是单项的或综合的。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必须注重当堂知识当堂消化。有句话儿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对了,才叫做真正学会了”。我坚持每天一次课堂作业,批改辅导都要“细"。坚持详批、面批、详改,还建立潜能生辅导记录,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需要将知识内容一点点落实到位,让每一节课都有收获,耐心指导,从不放弃他们。考核严把关。“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多测试以后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老师把该知识点多讲,重设计教学。

五、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学习、生活

尽可能调动家长的支持性,要求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孩子的在家学习过程,多关注小孩学习和生活,发现问题,如小孩看手机上瘾,要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主动与学校联系。多种方式了解孩子在校在家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孩子氛围。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