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感悟
作者: 陈辉
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揭示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怎样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好生物学知识呢?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要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就会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和心理倾向,就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的潜能,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初中生正处在探索未知世界的黄金年龄,抓住这个年龄段的需求、兴趣、疑惑设置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导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去学习新知识。
导入语不仅能导入教学过程,同时也能为课堂教学定下基调,还可烘托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富有趣味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所以导入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感兴趣的知识点,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播放视频资料,图片,音乐,也可以是最近的焦点,热点话题等,只要学生感兴趣,正能量,跟这节课的所学知识关联性高都可采用。
- 加强生物概念的理解和形成
生物概念是人们对生物的现象,规律的认识。是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获得系统的知识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运用资料分析,归纳推理出概念。
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都是从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 象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特征,在老师的引导下,领悟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死记硬背。例如:生态系统概念的形成,通过同学们在生活中,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一片草地,一条河流,一个池塘或者一片树林等等,它们都有什么成分组成呢?同学们会很容易的把
日常观察到的动物植物考虑到,还会想到分解动物尸体和植物枯枝烂叶的微生物,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都是——生物成分。这些生物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呢?同学们很容易联想到: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这些都是——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相互影响,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态系统。这样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下,共同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思考获得概念方法,即利于理解又记得的牢固。
2、列表对比法
有一些概念,在字面的表述上,或者是过程上,容易混淆,如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体循环和肺循环等,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对比,使概念更加清晰。
例如:
三、加强试验法教学
试验教学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真实生动、形象直观,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很有成就感并收获快乐。因此,尽可能把试验搬进课堂。对探究试验,演示试验,验证试验,不能一味追求试验效果,要学会放手,指导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尽可能让学生亲身操作,亲身体验试验过程,这样才能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理解自然科学的本质。通过试验还可以对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归纳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养成,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构建思维导图,使知识系统化
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对知识归纳和处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如果一些新概念与已学过的概念发生联系时,可以让学生尝试构建概念图,再对自己构建的概念图,进行补充,调整,最终使之完善,从而提升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在每一节或每一课,一个个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可能是线性的、孤立的,通过思维导图就能把知识点联系起来,梳理、加深、拓展,促进知识迁移,当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遇到困难时,就会重新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花时间构建思维导图,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课前自己尝试画出导图,课后在进行补充和完善,经过训练后,就可掌握这种方法,从而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
五,提高生物核心素养,增强社会担当。
生物的核心素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知,参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所需的生物学概念,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分为知识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底蕴和科学精神等。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认识到正是由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存在,才构成了美丽和谐的大自然,使他们努力做到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善待,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意识,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关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本地资源展开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服务与回报社会,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生物教育教学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具有其特点和规律。首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尽可能的多联系实际,并加强试验教学,把抽象的问题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实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联系起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独立知识体系。同时在教学中,要时时刻刻注重核心素有养的培育,使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建立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意识,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达到生物教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