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中职学校情感教育的措施
作者: 郭若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主要是运用情感感化学生。在感情上多加交流,加强沟通,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而运用情感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情感缺失、学习懈怠、目标迷茫等问题,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在情感上多加交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情感教育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利用情感这一门重要艺术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进而会大幅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与个人品格,也能提升学生的自我管控能力,对激发学生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关键性的意义。班主任负责管理整个班级的大小事务,工作内容繁杂,为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这样既可拉近师生间的情感与关系,也能提升班级内部人员间的默契度与凝聚力,既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利于班级文化建设。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生很长时间才见家长一次,特别是刚刚入学时,学生在心理上难免会产生恐惧与孤独之感,此时,班主任应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全面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可以尽快地适应学校环境,并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让学生体会到父母般的温暖,利于满足学生对情感的需求,对学生良好品行、良好学习习惯等的养成具有积极影响。可见,情感教育方法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二、情感教育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措施
1.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用满腔的热情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每一位学生,用真挚的无私的爱引导并改变着每一位同学。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育就是一项用爱心传递的事业。
2.关心学生,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是积极挖掘学生的长处,并给予肯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充分掌握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发挥自身长处和优势,使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对挖掘学生的潜能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通过鼓励和支持的方式肯定学生的优势,提升其对学习的信心。
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应该以学习为主题,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帮助其获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与学生谈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谈心是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最快的方式,也是了解学生心理诉求的重要途径。
一是教师要学会经常谈心。增加谈心的频率,一方面有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第一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增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亲近关系,从学生的心里,真正拿班主任作为学习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更会使他们无话不谈,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是教师要艺术谈心。让学生成为诉说者,班主任作为聆听者。在学生诉说时,班主任注意眼睛看着对方,以示在认真聆听,在学生看班主任反应时,可以微笑或点头示意,让学生知道你有在认真地听他诉说,让他们从心底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在他们讲述完毕,站在他们的角度,结合他们的想法,提出一些建议或者见解,以能对学生消除苦闷提供帮助。这样,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更进一步。
4.关爱学生,让学生快乐成长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长处。通过长时间的谈心与沟通,班主任肯定是学生的长处和优点的知情人,可以特意地当面去肯定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扬长避短。
教师要懂得激励学生学习。潜移默化地让他们知道,学生的本职是学习,通过学习,他们可以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掌握理论知识,将来就业时,才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实践到工作中去,这种知识储备,有利于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短时间内掌握工作的相关流程,以增加自己作为工作者的信心,从而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期待和信心。
5.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教学目的
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足,教师除了指出和纠正以外,还应该积极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除了与学生交流与沟通,教师还应该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以便更好地处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现如今,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彼此间的芥蒂,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情感教育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教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闲暇时间多聊聊天,消除学生的孤独之感与恐惧之感,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疏导,消除沟通阻碍,以降低学生厌学、打架斗殴、早恋等问题的发生概率,能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