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式导学案结构与应用研究

作者: 张雪林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很早就有人提出并衍生出很多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按照一定规则建立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间合作探究性活动为主体,以达成小组学习目标为标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以团体的总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小组建设,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助合作,加强组间质疑与评价,形成良好的学习内循环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将导学案作为课堂学习的资料与工具,以让学生会学﹑学会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案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导学案既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预-探-测-思”四阶式导学案是由本课题组提出的包括预习﹑探究﹑检测和反思四个主要环节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前提,有机结合导学案的四个环节,在一节完整课堂上予以综合展现。

(1)预是预习。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只有有效的预习,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预习可以通过通读教材、观察图形、例题分析等方式达到初步了解课堂内容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技巧。预习后再听课,学生更易捕捉重难点,提高听课效率。学生预习通过导学案中知识梳理填空和预习检测两个模块进行引导,并展示学生的学习结果。

(2)探是探究。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启发性问题或学习任务的指引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在两者并行的合作交流下,高效快速的突破重难知识点。本环节是小组合作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教学环节,通过组内探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再经组间质疑与答疑推动正确观点的全覆盖。此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进入高质量的协作交流阶段。

(3)测是检测。通过当堂训练题或识记测试或趣味体验等方式锻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组间展示的对比对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达成学习目标进行评价,指导学生答题技巧,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答题要求。

(4)思是反思。一是思图,二是思得。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使课堂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使知识点之间联系精密化﹑合理化,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再次对知识深入理解,明确概念间关系,阐明思想核心,解析逻辑关系,并通过组间展示寻找各组思维漏洞。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肯定以获得学习成果,寻找自己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提升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