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社团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作者: 孟祥凤

初中生物学课程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宗旨,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重衔接,重实践,重发展,大概念,大单元教学,重视跨学科教学,身为一线的老师,要将课堂跟上时代的发展,更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一线课堂,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开展?

一、坚守初心,成立“花言草语”实践社团

实验教学向来是生物教学的核心和灵魂。现在的学生大多住在城镇,五谷不识的孩子也大有人在,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生物学这门课程就应该回归自然。

借着学校开展各种社团的机会,我大胆提出,何不开展一个属于我们生物的社团?经过同事商议,领导的支持,成立了“花言草语”实践社团,让生物课堂延伸到了课堂之外。

二、招兵买马,积极准备

1.正式命名为: “花言草语”社团

2.活动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素质和艺术教育,以社团活动为手段,开展以培养学生生命观念为目的的自然美育和生命教育的尝试。

3.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社团活动

4.活动地点: 实验楼三生物实验室

5.活动宣言:与四季为伴,听花言草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花间蝶飞舞,家蚕忙吐丝。 诗书总觉浅,实践出真知。

三、初心不改,努力践行

制定了活动方案,并购置了一些实验器材,“花言草语”社团正式开团。我们在摸索中前行,与大自然的脚步一致,先后开展了如下实践活动:

1. 妙手生花——果壳设计活动

2. 种子唤醒计划——植物种植活动

3 .“浇”个朋友吧——校园植物养护

4 .“春来无事,只为花忙”——落花作品制作

5. 倾听花言——认识校园植物

6. 护花使者——植物养护培训

7 .植物研究生——花朵黏土模型制作

8 .黏土绘春天——创意风景制作

9 .生长吧,豆芽!——水培土培豆芽体验

10.破茧成“蝶”——观察家蚕

11. 向自然借点颜色——植物拓印活动

12. 植物驻颜术——野草标本制作

13.我给小鱼安个家——生态瓶制作

14.动手小达人----自制酸奶……

四、总结得失,躬行实践

1.“花言草语”社团第一个特点是“实”。 从活动内容的设计到每次开展活动及活动后的收集整理,指导老师都会精心准备,悉心指导,认真执行,落到实处。

2. “花言草语”社团另一个特点是内容“丰”

包括动手实践,校园调查、实验探究、观察统计,种植体验,设计创新,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3. “花言草语”社团与四季为伴,花开观花的结构,观察开花结果的过程,花落做成干花作品。草长识草,制作野草标本。桑叶盛长的季节,我们组织孩子们养蚕。鼓励孩子们在网上查询学习养蚕的技能,每天精心准时投喂,并观察记录蚕宝宝的变化。孩子们通过拍照,记录春蚕的一生,了解其从卵到幼虫直到吐丝作茧,化蛹成蛾,交尾产卵,繁忙而又悲壮的一生。这在学习生物知识变态发育的时候,孩子们眼睛里有光,不再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用来做题考试的啦。通过饲养蚕,深深感受到照顾这个小生命的各种不容易,桑叶必须要新鲜的,洗净晾干,喂的时候也要把手洗干净,否则蚕宝宝就拉肚子。当孩子们亲眼看到蚕宝宝就像一台织布机用它的口摇晃着身子吐丝作茧的时候,孩子们异常兴奋,待到第二天看到蚕茧时,更是大呼“神奇”,居然我们的蚕茧有白色的,还有金色的,粉色的。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纷纷上网查询找寻答案。在动手实践中既学习了知识,又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我们已经初步品尝到了组建“花言草语”社团的小小成果!

4.“花言草语”社团与大自然共创“美”。

在“春来无事,只为花忙”——落花作品制作这期活动中,安排孩子们提前准备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落花,并用压花器提前把它风干压好,孩子们小心翼翼的用镊子把各种干花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有的同学还在空白处题诗一首,展示自己的艺术修养。作品完成后,孩子们亲手把它塑封在标本收集册里,进行了展览。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孩子们成就感十足,使得其他社团的同学羡慕不已。此时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作能力是无限的,要给他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平台,他才可能被挖掘展现出来,这更坚定了我们前行的信念。

五、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总之,经过组建“花言草语”社团,我们初步尝试到实践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以此为契机,让孩子们不仅喜欢上社团活动,更要爱上生物课堂,不仅要培养孩子们关注大自然,更要培养孩子们敢于发现问题,并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