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课堂的管理
作者: 顾伟
课堂管理是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是每一位老师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对课堂上不守纪律的学生,如果处理不当,会促使学生由积极向上的情感向消极低沉的情感方面转变,产生抵抗心理,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初中生物课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因此,有的学生习惯上课讲话,不守纪律。如何既不打击那些爱说话爱折腾的学生,又能让他们认真上课,这的确与老师的课堂管理有很大关系。但初中生物课堂管理,尤其是课堂纪律不是仅仅“要求”、“规定”、“禁止”就是有效的,还与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有很大关系。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合理组织好课堂教学,能始终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关键
在备课过程中,特别注意如何进行课堂设计,才会使课堂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愿意主动参加。具体来说,教学的内容的呈现要尽可能生动形象,让学生被教学内容所吸引。
1、抽象的知识通过比喻、具体化的办法让学生感到触手可及,不那么抽象难懂。如在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的教学中,对于“长骨的管状结构,既轻巧又坚固,适于人体的运动”,如果只用语言讲解,学生难以理解,效果也不理想。这时,不妨采用一个教学体验:取一张A4纸,先将白纸竖直放在桌上,尽管用手扶持,却永远不能支撑起一本书(如图一)。然后,用该A4纸卷粘成管状,竖直放在桌上,再在上面放一本书,结果,不用手扶便能够把书支撑住(如图二)。学生通过观察这一演示后,对构成四肢的长骨所具有的管状结构,既减轻了骨本身的重量,便于运动;同时,又比较坚固,能支持体重和起保护作用,就容易理解多了。
2、对于能让学生体验的教学内容,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活动中学习。如生物的俗名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特点呢?可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手摸构骨(又名“鸟不宿”)叶子,观看白头翁鸟的图片,来理解这两种植物为什么叫“鸟不宿”和“白头翁”。
总而言之,教师要精心备课,做到胸有成竹。要结合生物课自身的特点,多备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增高,减少违反纪律的机会。
二、让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又重点突出,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忘了“捣乱”
1、知识获取,由感性到理性。
知识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能先呈现感性材料的,如实物、图片、标本等,尽量先呈现出来,再经过分析探讨,得出结论。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这一课,需要知道和了解的内容也很多。通过制作课件,播放有关视频素材既可以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学生思考问题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储备上。再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把课上得更厚实。这样不仅可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性。
2、让知识鲜活起来,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实践活动
在动手体验中学习,亲自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更可以提升学习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实验课上,调动学生的兴趣,但保证实验课秩序井然是必须的。教师不能只是让部分学生参与,而是要唤起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人人都能参与交流或动手。也不能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要注意那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如上课好讲话的,或是认为实验课挺“好玩”,于是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的学生。因此,教师也需要多学习,多了解初中生心理活动特点,逐步提高课堂组织能力。
三、课堂管理还需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
当出现爱说话、不守纪律的学生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首先要分析学生不守纪律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出现“不守纪”的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属于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而“不守纪”,还是属于无意识的(习惯不好),抑或是消极的捣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如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控制不住自己的,就像有的学生为了争着回答问题而站起来喊着“老师,我我我”这样的学生,在肯定其积极态度的同时,也要对他提出上课的要求,并给予表现的机会。
2、对于无意识的不守纪律,就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和兴趣入手,设计合理的活动让其能参与其中,让他们有事可做。
3、对于消极捣乱的学生,老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管理了。如以“静”制“动”,教师突然停止讲课,引起违反纪律学生注意。假如提醒无效,甚至直接顶撞老师的学生,可以严厉批评,也可以采取处罚的措施。对于某些屡教不改的学生,不能一味的批评,还需用心和学生交流,真诚对他提出些建议。对于特别难对付的特殊学生,还可以采取给他特殊任务的方式让他完成。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无论上什么课都忍不住招惹他人,而且经常会触犯众怒。班主任无奈之下把他单独安排在最前面,但依然不能制止他的课堂捣乱。我观察发现,他是管不住自己,但其实更多的是有好出风头的故意。面对这样一个学生,简单的批评是不起作用的,并且批评不当还有可能让他更加肆无忌惮的违反纪律。后来,我考虑到他既然爱惹人注意,我就让他感觉到老师格外的关注他和欣赏他,我让他当生物科代表,帮助班级收发作业、帮助老师维持秩序,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他的课堂表现就越来越好。所以,遇到特殊学生不妨给他一项任务,转移他的注意力,多关心他,或许能改善课堂秩序。
总之,作为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方式,前提条件是要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尊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需要用心、用情去体味学生的需要,才能够使课堂管理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