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侯雅红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需要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科学培养,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可以在文本阅读中得到更大的收获,保证其阅读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能力提升

引言:

低年级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需要强化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对其阅读文本具有更为充分的理解,实现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形成,提升其阅读能力,强化学生阅读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丰富阅读资源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阅读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知识储备,对其阅读资源进行合理丰富,强化学生阅读指导。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使学生对寓言的特点具有初步了解,充分掌握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课外阅读内容的科学选择与合理丰富,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充分掌握阅读方法。此时,教师需要对网络微课进行合理应用,构建阅读指导课堂。教师可以利用《乌鸦喝水》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使学生对其故事的走向和文中蕴含的哲理具有充分了解,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随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选出一篇寓言故事,根据微课模仿其推理过程,总结故事中的哲理。教师通过采取该种方式,可以使阅读实现课内外衔接,在阅读课堂中引入《伊索寓言》,对学生知识储备进行合理丰富,使学生阅读面得到有效拓展,可以充分掌握阅读方法。

二、设计阅读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科学设计阅读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需要结合阅读文本进行趣味阅读问题的合理设置,引导学生对其阅读文本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充分掌握阅读方法,实现学生问题思维的有效形成。例如,《人之初》是《三字经》中的经典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需要使其对国学读本产生强烈兴趣,此时,教师需要对问题导向法进行合理应用,引导学生阅读《三字经》全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提问:人是否本性善良?然后组织学生结合问题读《三字经》,在读物中寻找问题答案,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品质和性格?使学生在阅读中循序渐进的理解文本内容,帮助学生解放思维,确保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文本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问题思维阅读《千字文》,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科学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三、优化阅读氛围

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需要合理设置趣味阅读活动,创新阅读教学形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可以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从而实现良好阅读氛围的合理营造,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首先,在学生形成阅读习惯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阅读进行严格监督,并为学生创造充分的阅读时间,组织学生共同阅读课外读物,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可以主动参与课外阅读。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计划的科学制定,要求学生将其阅读书目罗列出来,并对其阅读量进行严格记录,实现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形成。此时,为了使阅读氛围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结合阅读计划罗列推荐书单,引导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书目。同时,教师还需要定期组织分享会,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想法和感受。 低年级学生可能无法表达个人想法,教师可以要求朗读自己感兴趣的语段,强化交流活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最后,在学生阅读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摘录好词佳句,进行读后感写作,强化学生表达能力,使其逐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四、设置阅读任务

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合理设置阅读任务,可以对其阅读指导效果进行有效巩固,强化学生阅读能力。此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设置探究任务和实践任务,使学生充分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例如,在雷锋日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搜集雷锋的相关材料,并对其进行深入阅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和学习资源。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雷锋精神”为主题进行手抄报的绘制,强化学生阅读积累。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强化读写结合,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文本,并对其阅读中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应用,实现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形成。例如,在《羿射九日》一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古典神话故事,然后对其进行缩写,扩写或改写,然后在班级上进行分享交流,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实现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形成,强化学生核心素养。

五、丰富阅读内容

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需要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对其阅读内容形式进行合理丰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实现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形成。首先需要应用光影阅读,有效结合影像作品和书面文字,对学生进行阅读思维的科学引导。光影阅读可以具象呈现抽象的阅读内容,强化学生视听感受,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更大的乐趣。例如,在学生阅读哪吒相关的读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哪吒闹海》,使学生初步了解阅读文本,可以在后续阅读中充分感悟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其课外阅读效果大大提升。其次,需要应用有声阅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较少,无法有效阅读部分课外读物,而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能够合理丰富课外阅读方式。例如,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收听相关音频作品,使学生对阅读文本中所体现的人生哲理具有充分理解。

六、结束语

低年级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需要合理丰富阅读资源,并为学生设置阅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展开阅读,同时,教师还需要合理优化阅读氛围,设置阅读任务,对其阅读内容进行合理丰富,使学生对其阅读文本具有更为充分的理解,保证其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秀娟.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2):34-36.

[2]王爱萍.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 甘肃教育,2020(13):122.

[3]陈明华.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方法[J]. 中外交流,2020,27(1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