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素养的培养研究

作者: 韦寅暄

摘要:海洋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随着我们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改变着海洋,海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新课改下高中阶段的地理科目,依托素养教育理论,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地理;海洋素养;地理教学策略;

前言: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进行海洋素养教育包括五个维度的素养培养,其中海洋认知素养侧重海洋的自然属性;海洋道德素养侧重人海关系;海洋意志品质侧重于在知道国情的基础上捍卫主权;海洋行为素养侧重于海洋的开发利用;而海洋情感素养贯穿始终,侧重于对待海洋的态度。以下具体阐述之。

一、海洋认知素养——海洋的自然属性

海洋认知素养主要侧重于海洋的自然属性,在海洋认知素养专题整合时应处理好海洋与其他圈层的相互关系,需要注意的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将海洋与水圈、与大气圈、与岩石圈关系的知识点进行生活化处理;②给学生渗透海洋在自然环境整体性中的重要作用;③探究海洋演变规律。

例如,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存在要素,不仅影响着气候,也给沿海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广东省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滨海景观类型丰富、多姿多彩,有自然景观资源172处,这为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资源,但海洋有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童,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通过撒泼的方式给人们带来灾难。①对比广东沿海地区与粤北山区气候差异,说明海洋对气候环境的影响。②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区域并搜集景观图片,辨识海岸类型、地貌类型,推测岸线进退、气候与海平面变化。③通过资料数据明晰海洋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④登录“中国海洋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了解海洋灾害的类型、成因、以及危害,结合生活感知列举减灾避灾措施。

二、海洋道德素养——海洋污染、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道德素养主要体现在人-海关系上,这个维度的专题主要涉及海洋污染和海洋环境保护,在专题整合时需要注意的点包括:①呈现真实数据材料、身边真实案例让学生意识到现实中的“海纳百川”;②通过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海洋环境安全意识;③注重突出海洋水环境的全球联系,引导学生从个人层面到国家层面树立海洋环境保护观。

例如,拯救现实中的“海纳百川”。你想象中的“海纳百川”是什么样子的?据统计,每年约有1000万吨塑料垃圾、80万吨渔具碎片、1400万吨微塑料污染物、600余万吨石油流入海洋,这成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重要问题。

三、海洋意志品质——海洋主权、海洋权益

海洋意志品质主要体现在认识海洋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海洋权益的维护,这个维度的专题主要涉及海洋主权、海洋权益方面,在专题整合时需要注意的点包括:①明确国家海洋主权、海洋权益;②在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对具体争端进行剖析,树立“万里海疆,寸海不让”的观念。

例如,维护正当海洋权益,是构建世界公正合理的海洋秩序的前提和基础。南海蔚蓝辽阔,岛礁众多,整个面积相当于渤海、黄海、东海这三海总和的三倍还要多一点,一直是我国版图神圣而不可分割的而重要部分,但南海周边国家屡屡侵犯我国的合法岛礁,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也开始介入南海的主权和海洋争议中。近日,穿插七连战士与海军新兵跨越71年接力报数的视频实现霸屏,那“万里海疆,寸海不让”的穿越时空的誓言让我们看到了海军战士卫国之心。①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诉求。②呈现中国横版和竖版地图,借助地图对比强化国家主权。③呈现周边国家对南海区域强行进行占领的新闻时事,思考海军应对方式,并为海军的行为方式找到理论依据。④模拟法庭:通过组内成员角色扮演展开辩论的方式完成对事实材料的分析、认识,对群岛、岛屿归属问题进行说明。

四、海洋行为素养——海洋开发

海洋行为素养主要体现在正视海洋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海洋开发,这个维度的专题主要涉及海洋发展战略、资源能源的开发方面,在专题整合时需要注意的点包括:①正视海洋的自然、政治、经济、人文价值,了解海洋开发利用方式,树立海洋政策、海洋资源意识;②在正视海洋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例如,广东省海域辽阔,岸线漫长,岛屿众多,滩涂广布,港湾优良,海域空间资源丰富,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开发潜力可观。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海洋的开发越来越深入,大小型海洋开发工程都让人们备受关注,如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开通、全国首个挂牌出让的无居民海岛——珠海三角岛的建设等,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①查阅海洋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等图表数据,总结海洋资源特点。②观看海洋工程纪录片,探讨海岸带开发、海上交通建设、海岛工程开发的意义。③通过沿海地区开发实例说明其影响。④请为如何科学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建言献策。

结语: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越来越注重海洋安全,高中地理新课程为落实“立德树人”加强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教育,很大程度上倚重的是海洋教育,一线地理教师再教学中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海洋素养,不断探索加强海洋教育的实施路径,提升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发前. 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育微探[C]// 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 2020.

[2]彭俊芳.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新增海洋教育重任的分析与对策[J]. 地理教学.

[3]汪德良.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海洋安全意识教育[J]. 新课程导学, 2021(8):02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