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口语训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作者: 唐梦娜新课标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注重以语言功能意念为纲,着眼于实际生活中的交际,侧重于说什么而不是怎么说。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并将其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密切联系,通过课内外言语实践发展口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遵循《英语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主旨,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训练,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坚实的基础。口语训练即“说”,是英语教学四个基本训练技能之一,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因此,口语训练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
1.“说”能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普遍存在着这个问题:会看但不会说,想说但不敢说,听说能力差和课堂气氛不活跃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受环境的影响,缺乏语言的氛围而引起的,由于在这个原因的影响下,到了高年级英语课就更难上了。这种现象已成为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应该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英语交际活动。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供“说”的材料很重要。“说”多了,会“说”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提高。我今年教五年级的英语,我给我们班的学生留了一个任务:无论什么时候看到我要用英语跟我打招呼。刚开始时只有几个学生敢于开口说,我在课堂上表扬他们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用英语打招呼,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也随之变得更浓厚。
2.“说”能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当你拥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得到成功的滋味。学生能把英语说出来,他们会获得成就感,这就是自信心建立的良好途径。当自信心建立后,学生会更愿意去学习,他们就会更想去说,他们的英语能力会越来越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班上有个特别害羞的女孩子,她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她的英语成绩很一般,有次上课我们开展了角色扮演的活动,我看到她用羡慕的眼神注视着台上的同学,我就请她上来一起表演,她在大家的鼓励下成功地完成了这个活动。以后的课堂,我总能看到她高举的手,她的成绩也稳步提高。
3.“说”能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当一个人说话时,他首先受到一种动机的支配,产生说的念头。这种动机是真正的交际动机,又是学习动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给学生在客观上多说的机会。主观上有多说的愿望,坚持多说,长期实践。这样英语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小学英语大多是较简单的对话,“说”对于小学英语的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很多课堂活动都是会话练习。学生们通过说既理解了句型又懂得了如何灵活运用,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说”促进“听”、“读”和“写”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
英语的听、说、读、写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听”、“说”、“读”“写”既是使用英语的能为,又是学习英语的能力。重视“说”的教学。就能促进“听”、“读”和“写”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为它们之问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作用和影响,互相推进和制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说之前要以听为先导,听是说的准备,听的准备比较充分,说的学习才比划顷利。读在教学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读得越多,就给说提供丰富的内容,说起来流利生动。通过一定量写的练习,迁移到学生口语中去,使学生的说更准确,学会更地道的英语。通过“说”能有效地提高听、读、写的多方面能力。
总之,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说”的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口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