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研究
作者: 王彩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小学生往往处于儿童期,而到了中学时代,开始向青春期进行转换,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学生由儿童时期对父母的依赖性逐渐变得独立起来,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反叛和厌烦的心理也逐渐出现,性格的发展逐渐复杂,对于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开始迷茫,这时,心理问题也适时地产生了。
1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理想与现实矛盾下的内心冲突
小学生活和中学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中学生相比,学习的压力也没有太沉重,学习更加注重过程和兴趣;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经历了小学时期的基础教育之后,中学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以及难度也上了一个台阶,学习的方法和所承担的学业压力也有所不同。当他们入学之后,往往会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下产生一定的失望感、或发现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此带来的失落感,往往会导致学生消极对待生活和学习。
1.2学生适应能力差
小学时期处于人发展的儿童时期,对家长和亲人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当学生升学时,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和陌生的人际关系,这对孩子的心理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当出现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心里有不愉快的情绪时,也不知道该找谁表达,由此,可能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除此之外,从小学到中学的升学过程中也会面临着升学考试,考试的成绩往往决定着学生的去向,学生与学生之间难免会进行对比,不同的学校之间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1.3人际关系复杂引起的敏感、忧虑心理
在中学时期,学生的独立观念更强,个性比较强,其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处于青春期的发展阶段,学生往往希望得到家人、老师、朋友的认可和关系,当换了一个环境之后,更加希望快速的融入到群体中,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体现着一定的复杂性。但实际情况可能会给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中学生来说,往往没有人际交往的经验,在与同学交际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冲动、易怒的现象,当人际交往受阻时,学生可能会开始逃避现实,将自己封闭起来,这样一种敏感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开放的社会影响作用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是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无法脱离科技的时代,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同时,各种各样海量的信息可以被我们轻易地获取,我们可以不出门就能知晓天下事,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很容易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所迷惑。学生对于未来的憧憬也离不开网络的影响,在学生真正入学后难免会发现现实的残酷,导致对现实情况产生一种失落感,在学习生活中也会因为缺乏动力而浑浑噩噩,消极怠工。
2.2不良的家庭教育
在孩子开始学校教育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大多来自父母,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在学校和学习生活中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可能也与不良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孩子处于儿童期时,家人会过分的保护孩子,在孩子的成长中对于家长的依赖性比较强,这就会导致孩子在成为中学生后无法自主的完成课业,不能对自己的物品进行保存;反之,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就会让孩子的性格产生缺失;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于严格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加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甚至频繁的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或者的自卑的心理。
3应对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3.1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就是人的认知,这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良好的认知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环境,因此,面对中小学生出现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失落感问题,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认知来解决。在中小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和家长应循序渐近的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困难所在,当学生的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不能一味地强迫学生去接受残酷的现实,而是要分析学生失望的原因所在,逐渐开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对给学生关怀和指引,逐渐帮助学生树立起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息,以便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中,尽早的适应,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3.2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育工作中
当学生的学习生活出现问题时,心理教育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处理观念和方法。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教育体系的建立必须要重视好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保证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当学生出现适应能力差的问题时,往往不能在当下的环境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时只有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才能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当下的环境,老师可以更加自身的经历和实际情况,给学生做一些心理辅导,在对环境做出正确的认知之后,逐渐调整的自己的心理状态,转变当前对环境排斥的心理。
3.3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在学校进行课程设置和安排时,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其中,在心理健康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心理保健方法,面对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进行专题讲座,逐渐让学校上下认识到心理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学校有着众多的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老师咋工作中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实际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当学生出现困扰时,可以选择心理咨询的方式主动跟老师进行交流。
最后,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为了保证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对学生现有的想法和观点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对心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
中小学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的基础,掌握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更需要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在对当前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