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作者: 古剑威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构建高效地理课堂0

摘要:乡土地理资源是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我们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乡土地理资源融入到地理课堂中,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乡土地理资源、案例教学、高效地理课堂

乡土地理资源指某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植被状况、地貌特点等自然资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过程。把乡土地理资源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其目的正是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帮助学生了解我们所属区域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至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地理课程中,我们既可通过教学内容将乡土地理资源整合在教学中,呈现给学生;也可将乡土地理资源作为个案教学,构建高效地理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所以,怎样借助乡土地理资源进行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是目前我们地理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发挥乡土地理资源的直观性,以提高地理教学的高效性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家乡里的各种乡土地理资源。如家乡的农业、工业、城镇的变化等。这些资源往往在我们地理教学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城镇化》一节时,可以以本县为例,先通过图片展示以及相关资料,阳山县在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与现在三个不同时期阳山县的城镇化的状况,并列表对比分析(附表1)。接着引导学生,为什么阳山县的城镇化会有如此的变化?这与哪些因素有相关性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由他们以小组为单元讨论了这些要素对阳山县的城镇化的发展变化中的作用。它不但拓宽了他们的思维、想像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为祖国的建设成就感到自豪的情感,更激起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对阳山事业的发展密切关心。

二、巧设乡土地理事例,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教学是立足于大多数孩子的好奇心、实际生活的感受,并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以此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日常生活的现象和乡土地理知识是他们特别喜欢和关注的方面。如果教师能够挖掘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经历或是乡土地理知识的问题用于教学中。作为案例教学,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真实情景,其大大胜于普通地理课程中的那种只是文字描述、照片呈现等的实际情况。通过乡土地理资源作为案例,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度,而且能够实现体验式教学,使他们身临其境。例如,在《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课程中,为让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初步认识,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开放式的讨论:阳山荣璟鞋业有限公司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在阳山县投资建厂?当初选择在阳山建厂,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在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和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同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认识,以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生能够更有效利用所学的地理专业知识,从而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也展现了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

三、利用乡土地理案例,有助于形成开放性的地理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一个主动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运用地理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利用乡土地理作为案例,更能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情景,以身边的案例,促使学生综合思维的开发,形成开放式的地理课堂。因此,在讲到地理必修(人教版2019)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节的课程标准是“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本人通过设计以阳山县乡土地理资料为例的“阳山县七拱镇的淮山为什么能名声远播”的案例应用到课堂中。先向学生介绍阳山县七拱镇的概况:

案例:阳山县位于我国粤北地区,尤以七拱镇的"冬绿香"老牌淮山而闻名,并在二零一五、二零一八年分别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由于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优越;在江河的冲积平原,土壤为沙质土,通气性和透水性较好的土壤。而淮山则一般选择在三四月栽培,最适合的生长气温约是在20~30℃。喜生长发育在土质较深、疏松、排水能力较好的沙质土壤上,对气候环境要求不甚严苛,但以温暖湿润气候为佳。

根据上述条件,提供了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

(1)阳山县七拱镇的淮山为什么品质优良?

(2)运用地理原理,分析阳山县七拱镇对栽培淮山较有利的自然因素。

学生将使用熟悉的乡土材料,了解七拱镇种植淮山自然因素,有助于他们建立清晰的分析思路。同时,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不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而且也能锻炼他们实地考察,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

四、运用乡土地理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家乡情怀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抽象性的学科。地理学科具有时空跨度大、教学内容开放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使学生贴近生活,关注自己生活的乡土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现象,如“地理社会调查类实践活动案例设计——阳山县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迁移情况”(附表2)、“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的调查——以阳山县为例”(附表3)等等,并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问题。因此,在加强中小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培养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假如学生能够根据身边熟悉的事情,恰当运用乡土地理资源就会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熟悉地理基本技能,还可以培育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它还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品质获得更充分的开发,可以提高的美育教育,从而陶冶了学生的审美趣味。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选取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教学,是可以大胆地去尝试的。不但能活跃地理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点地理的现象。同时还会使地理课堂更具有乡土性、实用性、趣味性、高效性,使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思想情感,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也能为更多同学所喜爱,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地理学生论文,关于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创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相关参考文献资料-免费论文范文 - 《网页 》

(2)浅谈如何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创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 - 《网页 》

(3)谈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及创新精神 - 《网页 》

(4)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 - 《网页 》

(5)谈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及创新精神 - 豆丁网 - 《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