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生活化 课堂互动化
作者: 李琰摘要:小学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降低教学难度,还能够加深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提升数学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创新
小学数学虽然只是比较基础的内容,但是由于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认知能力发展不够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教师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导致课堂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积极对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实现生活化教学。
一、运用生活元素,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优化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合适的时机,既要让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有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优化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成长。这也就要求着教师要合理利用生活元素,能够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素材,从而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成效[1]。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面积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教师就可以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课桌、黑板举例,也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家庭中有哪些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物体,通过这种方式,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当中,实现生活化的教学。
二、加强师生互动,优化学习热情
通常而言,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因此更容易对新鲜有趣的事物产生兴趣,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会大幅度降低,进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2]。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还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保持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这部分的内容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重量单位,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互动的氛围,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相关的物品,例如很多食品包装上都会有单位,通过观察,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这样能够使整个数学课堂更加活跃,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开展生活化互动化教学,这样才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怡荃.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J].读写算,2022(04):87-89.
[2]谢宝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