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重柱石”的工运先驱王荷波

作者: 赖继年 黄思思

王荷波(1882—1927),原名王灼华,福建福州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先驱。1922年6月,王荷波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王荷波是第一位工人出身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还担任我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任主席。1927年,因叛徒出卖,王荷波在北京被奉系军阀逮捕杀害,终年45岁。192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刊载《悼王荷波及其他十八同志》一文,文中这样评价王荷波:“王荷波同志是中国工人中觉悟最早奋斗最力的一人。……他是中国共产党中一个最努力的党员和领袖。……王荷波同志是中国革命的工人领袖之模范……”在王荷波的红色生涯中,他始终严于律己,初心不改,其高尚的品质被赞誉为“品重柱石”。

成长与觉醒之路

1882年5月,王荷波诞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名为府里东廊顶3号的民宅,作为家里的长子,父亲王犹允为他取名“灼华”,以示对儿子美好的祝福和期许。王荷波出生在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外有“豺狼虎豹”,内有“腐烂顽疾”,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01年,家中迎来五弟,母亲周氏病故,父亲身为小官,俸禄少之又少,难以养家,家庭负担不起王荷波的上学费用。为求生计,他只能早早辍学,独自一人离开福州,前往江苏江阴投靠在清军水师鱼雷营当管带的姨父,开启当水兵的经历。一年后,由于姨父去职,王荷波又辗转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大连铁路等地当劳工讨活计。在四处漂泊的艰难日子里,他深切感受到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强取豪夺的丑恶本性。

1916年,王荷波辗转来到南京,考入扬子江畔津浦铁路浦镇机厂(当时也叫铁路大厂)当生火工人,因为工作勤勉、技术精湛,先后被提拔为钳工、机匠,后与工人高一德成婚,从此在浦镇定居。同年,他因爱荷花的品格而正式改名王荷波。刚正不阿、对待工友大方无私的王荷波,深受工友们的尊敬。王荷波工作的浦镇机厂为中英合资,但中方几乎没有话语权,英方说了算,工人们备受众多不平等对待,王荷波看在眼里,放在心上。长期在工厂受到和看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王荷波的革命斗争意识渐渐觉醒。

1919年,中国迎来了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在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满腔热血的学生挺身而出,作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点的五四运动爆发了。除了罢课,罢工、罢市也相继举行,值此关键时刻,王荷波挺身而出,组织工人罢工,引领浦镇工人在浦镇南门街展开示威游行,他们高喊“废止二十一条”等口号,以实际行动支援学生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如同一盏明灯,为王荷波和无数中国先进青年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随着五四运动的辐射式爆发,北京学生纷纷南下,王荷波得以接触到新一代青年,强化吸收新思想。早在十月革命后马列思想传入中国之时,王荷波便在《新青年》《劳动界》等进步书刊中汲取到新思想,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才能彻底改变劳动人民的命运。作为五四运动中的工人运动领导者,王荷波更为深刻认识到,只有大家紧密团结和共同努力,才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进而实现劳工的解放。王荷波毅然投身工人运动的洪流中,开启了他领导工人斗争的征程。

发展工会闹革命

1920年年关将近,工厂年终“花红”(即年终双薪)被扣,在王荷波的鼓励下,工人团结起来抗争,经历“厕所斗争”“花红斗争”等斗争后,最终工厂总监工被迫答应复工条件,罢工取得胜利,这次抗争让工人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组织意愿。1921年3月14日,浦镇机厂的“中华工会”正式成立,王荷波当选工会副会长,后任会长。该工会是江苏第一个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工会组织。

担任工会会长后,王荷波牢记使命,更珍视自己肩负的责任,将关心工人、为工人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工会成立的当天,正值王荷波妻子分娩,他毅然将妻子与新生儿托付给工友家属照料,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工会的各项工作中。他为女儿取名“职工”,寓意着工人阶级的重要地位,也足以证明他一心为党、为人民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为切实提升工人的实际待遇,王荷波更是亲自前往北洋政府交通部,与总长叶恭绰进行深入沟通,确保增加工资、发放冬季物资等关乎工人切身利益的诉求得以落实。他还积极推动开展为工人修建洗浴房,创办夜校、子弟学校、合作社等福利事业,不仅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王荷波时常教育工人要认识到解放的唯一途径是依靠自己,紧密团结在工会的周围,共同为争取更好的生活而奋斗。王荷波无私奉献的义行赢得工人的广泛敬意,他在工人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品重柱石”的工运先驱王荷波0

1921年年末,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负责人罗章龙前往中华工会开展相关工作,却遭到北洋政府交通部扣押。闻讯后,王荷波迅速赶往北洋政府交通部,机智巧妙地营救了罗章龙。这次经历使王荷波与罗章龙于危难中结识。随着交往时间的推移,罗章龙对王荷波越发欣赏,他欣赏王荷波真心为工人谋福利的态度,因此推荐王荷波前往北大“亢慕义斋”(意为共产主义室)学习和深造。在那里,王荷波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同学们积极交流,提高了他的政治觉悟,增强了他对马列主义的理解。

1922年春,王荷波领导的工会正式成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的成员单位。5月,正值王荷波40岁生日,工友们特意赠予他一块刻有“品重柱石”4个金色大字的红漆木匾,以表达对他的尊敬和喜爱。6月,王荷波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津浦铁路第一位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从此,他更加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中,带领工人走向求解放求自由的革命道路。在王荷波的带领下,工会逐渐成为团结浦镇工人开展斗争的重要阵地和力量之源。

同年秋天,王荷波与工会秘书王振翼、工人王国珍在浦镇南门浴堂街34号(现为南京工人运动纪念馆)共同创建了南京地区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浦镇小组,王荷波被推选为组长。王荷波在浦口站、港务处等地建立了工会基层组织,积极吸收优秀工人入党,壮大中共浦镇小组力量。他坚信:“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众人团结则力量无穷。只要我们铁路工人、全国工人团结一心,就能推翻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王荷波积极学习并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致力于自身进步的同时也推动周围人的进步,希望所有中国工人都能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实现自我解放。

以职业革命家身份开展斗争

1923年1月底,王荷波作为代表远赴郑州,参加2月1日召开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前,各方代表顶着军阀吴佩孚的压力,为大会的按时召开不懈努力。由于军阀政府大搞破坏,成立大会被迫中断。参会代表义愤填膺,一致认为不能坐以待毙,经激烈讨论,决定以浦口港务处主任无故开除李进台、沈永义2名工人的事件作为引子,发布津浦铁路总工会的罢工宣言,进而发动浦口、铺镇两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声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2月8日晚,王荷波带领工人实行罢工计划。第二日,恰有一列运煤列车驶来,他带领百名工人挥舞旗帜,高呼“打倒军阀”的口号,然而列车并未减速。在这个危急时刻,王荷波带领百名工人一拥而上,扑向轨道并卧躺其上,列车被迫停下,这便是王荷波领导的“二九”卧轨斗争,坚实助力支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王荷波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192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王荷波带领浦镇工人走向全国,参与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工人运动。他先后参与中共三大、中共四大、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等众多重要会议,因德才出众,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重点培养,并委予多项重任。

“品重柱石”的工运先驱王荷波1

同年6月,王荷波奔赴广州出席中共三大,会上,王荷波以34票当选中央执行委员。王荷波是党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王荷波传达了之前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意见。在会上,王荷波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被安排负责全国铁路总工会工作。

1926年,王荷波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家乡福建,帮助福州地委开展工农运动,深入马尾,引导工人、水兵走向革命。

1927年,王荷波参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起义取得胜利。同年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党内小部分同志退党甚至叛党。为正党风党纪,引领党员思想和行动,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决定在武汉召开中共五大,此时,全国共产党员的数量相较中共四大已经增长50余倍。党员数量的增加无疑增强了党的后备军力量,但也增加了党内混入不良投机分子的风险,因此,在中共五大上,党内首个中央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该机构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党内的监督机制,在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荷波被选举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他迅速适应并投身这项工作。然而,由于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成员不久便分散各地开展其他工作,使得监察职责难以持续履行。

1927年8月7日,王荷波在汉口参加八七会议,会上,王荷波被选举为临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0月18日,王荷波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他留下遗嘱:请求党组织加强对他子女的革命教育,希望他们不要走上与自己相反的道路。11月11日凌晨,王荷波在北京安定门外高呼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世界革命万岁!”在口号的余音中,王荷波被奉系军阀杀害,终年45岁。

“品重柱石”的工运先驱王荷波2

1949年,北京刚解放不久,周总理亲自派人寻找王荷波的遗骸。王荷波和周恩来曾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肩战斗的革命战友,在起义中,周恩来任总指挥,王荷波是上海总工会负责人之一,他们积极参与组织和领导了这次起义。王荷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革命者。

为纪念王荷波作出的卓越贡献,2012年7月7日,王荷波纪念馆在南京浦口正式开馆,这个场馆是国内首个王荷波纪念场馆。同年,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发来贺词,对创建王荷波纪念馆给予高度评价。王荷波纪念馆的建立,不仅是对王荷波同志的崇高致敬,更是继承和弘扬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生动直观的红色基因库。文

【赖继年系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思思系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本文所属研究项目: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浦口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2024DC1116)、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江苏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23SYC-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