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剪影 | 周恩来旅欧探索救国之路 1921年7月,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热血青年齐聚在上海租界,共谋大事,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国国内,各地军阀派系林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周恩来已远离故土,在近代文明的中心
特别报道·中国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 |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邀请世界百名自然和人文科学家,评选出影响人类千年文明进程的100件大事,其中中国占3件,即火药武器发明、成吉思汗帝国和
史海钩沉 | 游击办报:《前线报》的战地报道实践 游击办报,是我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危机情况而普遍采取的办报策略。《前线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军区创办的第一份军区报纸,1937年12月在河北高阳创刊,1949年8月在河北保定停刊。该报发行的
史海钩沉 | 长征前后红军日记里的“七一”活动 “七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始于何时,目前众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第一次明确党的成立庆祝日是在1938年。柳建辉在《辉煌之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一大至十九大》一书中提到:“1938年春,中共中央准
见证历史 | 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三次大护送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秘密交通是一条特殊的战线,它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党的各级组织之间互相来往的文件、运送特别物资和经费及护送党的干部等。1930年至1934年,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到中央苏区
见证历史 | 马背上的摇篮——陕甘宁边区保育小学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处于重要战略地位,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和抗战的指挥堡垒。随着陕甘宁边区战事频发,大批干部奔赴前线作战,大批子女留守根据地后方,为照顾这些子女的学习和生活,
红色基因 | 回顾延安时期党的学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高度重视、大力倡导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朱德率红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党组织就通过“思想训练、通读文告、
人物春秋 | “品重柱石”的工运先驱王荷波 王荷波(1882—1927),原名王灼华,福建福州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先驱。1922年6月,王荷波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王荷波是第一位工人出身的中共临
人物春秋 | 外交官徐贻聪的励志人生 百年披荆斩棘,百年沧桑巨变。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央政府的成立,外交部挂牌成立,而今建部已75周年。外交部成立之初,首任部长周恩来就明确指出,外交队伍是“文装解放军”。徐贻聪在这支队
百家讲坛 | 扬帆起航启新程:新中国 新政协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又迎来一个重要节点。1949年9月21日至30日,我国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史称“新政协”,这次会议无论是对中共党史
文史参考 | 从上巳节的记载管窥中华传统文化演变 上巳节,现叫三月三,起源于先秦时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所谓上巳,源自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天干即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地支即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天干依次和地
地方档案 | 白山黑水英烈魂:73年后跨时空的“团聚” 我们忘不了浴血长津湖的大无畏之战,我们忘不了《志愿军:雄兵出击》的三十八军英雄部队,我们忘不了载入史册的抗美援朝。宋善仁烈士,出生于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牺牲于抗美援朝战争,他的亲人与他有一段73年寻亲
文史随笔 | 中华文明永恒的基因 中华文明根系九州,经受住时间洪流的冲刷,历经万般磨难,依然枝繁叶茂,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不倒,让全人类景仰。延续中华文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表层形式,一是内核精神。汉字,中华文明的表层形式。它是表情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