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在现代民宿空间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作者: 杨明俊 郭丽萍

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在现代民宿空间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0

达斡尔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达斡尔族农牧并举,渔猎兼营,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丰富的民间文学、传统的手工技艺、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富含北方疆域民族韵味的民族文化。文章在阐述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在现代民宿空间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以期为相关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国内旅游民宿概述

民宿是一种新型的住宿产业和乡村旅游的新形式,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前来旅游的游客更加直观地体验到目的地的人文风情、乡土文化以及居家的温馨感受,因而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旅游民宿是游客体验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能够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根据景观特点和地域文化设计出具有地方性或者民族性的民宿主题空间。

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整体特色

伴随民族迁徙以及生活方式的变迁,达斡尔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展现了深邃的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精神。

达斡尔族民俗文化。首先,在服饰文化方面,男子多穿长袍衣服,单服左右开衩,扎腰带;女装主要以棉布面料为主,颜色以蓝色或黑色为主。达斡尔族的服饰工艺不仅精美,而且运用的图案纹样题材广泛,有花草树木、云卷纹样等多种具有艺术特色的图案,它们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的服饰、佩饰中。

其次,在传统的饮食习俗方面,达斡尔族有着“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说法。他们的饮食主要以面食和米饭为主,也有自己民族的传统素菜,比如柳蒿芽、韭菜花以及白菜末等。由于齐齐哈尔和爱辉地区是发达的农业区,因此他们的肉食结构是以猪肉、羊肉为主,手把肉是达斡尔族人民喜爱的食物。

在达斡尔族的节日习俗中,春节被称为“阿涅节”。在春季还有“库木勒”节,这个节日是达斡尔族人民的春季狂欢节,他们会穿上自己的传统服装表演民族歌舞,组织传统竞技游戏、在野外品尝库木勒汤以及篝火晚会等节目。

达斡尔族传统手工艺术。达斡尔族的传统手工艺术包括传统草编、刺绣、剪纸、雕刻等。达斡尔族的草编和柳编艺术形式多样,除了利用草编编织传统的装饰品和收纳品外,还利用红柳条编制出形式丰富,带有各种纹样的篱笆院墙。

达斡尔族的刺绣主要用在传统服装以及服饰装饰品中,在色彩、形式以及造型方面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刺绣手法多样,针法复杂,且纹样题材丰富,有动植物纹样、吉祥纹样、民间故事纹样等。

达斡尔族最有代表性的剪纸艺术是孩童的纸质玩偶,在达斡尔语中叫作“哈尼卡”。剪裁后的哈尼卡可以产生立体的效果,既可以站立又可以折叠,哈尼卡的头部是用蛋壳制成的。达斡尔族的小女孩经常用自己喜欢的彩纸或者带有纹样的布料为哈尼卡纸偶裁剪各种服饰、头饰以及装饰物,在一起玩模仿家庭生活的游戏。

达斡尔族的雕刻艺术精巧细致,基本可以分为木刻、骨刻以及骨木刻三种。木刻常应用于室内装饰以及家具纹样的雕刻上,多以大物件为主。骨刻艺术多应用于比较精细的生活物件制作上,如筷子、衣扣等小巧的物件。

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与装饰特点

传统民居的整体布局与建筑特点。达斡尔族传统的房屋建筑形式在达斡尔语中叫作“雅曾格日”,又被称作马架子房。马架子房是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民族文化等因素而不断改进产生的。从侧面看马架子房的山墙外形像一个“介”字型。其屋顶利用水稻秸秆制成的苫房草铺盖,房屋有高高耸起的屋脊,建筑整体采用木构架,利用芦苇皮和泥建筑墙体,屋内的墙面会进行装修粉刷。这种房子也被称作草正房,房子坐北朝南,大部分的窗户处于南墙,窗户尺寸大且数量多,院墙是使用红柳条编织的带有花纹的篱笆院墙。

室内装饰特色。达斡尔族传统民居的室内装饰充满了民族特色,天花板以及墙面上装饰狩猎以及动植物的各种图案,室内摆放独特的民族性家具。以下对达斡尔族传统家具、生产生活用具以及装饰图案和纹样进行介绍。

在东北地区火炕是达斡尔族传统民居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火炕又被称作“围子炕”“弯字炕”。达斡尔族的火炕面积很大,相比汉人的火炕要低矮很多,这是因为达斡尔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大多围绕着火炕进行。火炕的外立面以及靠墙的位置会使用雕刻着动植物纹样以及带有故事性图案的木材来装饰,有的人家还会采用浮雕的方式来雕刻边框。

民族性陈设家具。达斡尔族传统民居内部由环三面的火炕所占据,因此室内的部分家具以及大多数陈设品都被放置于火炕之上。占据较大面积的是长方形高衣柜,还有与之配套的低矮柜,衣柜以双开门为主,在这些衣柜的边角以及柜门上面常会雕刻精美的动植物纹样,有的还会使用彩绘的方式进行图案纹样的装饰。另外,达斡尔族人民在火炕上还会摆放炕几,炕几的上面也会进行一些装饰。比如,常在桌面与桌腿连接的挡板上,采用浮雕或透雕的方式雕刻出既有装饰效果又体现民族特征的卷草纹等纹样。

木隔扇。达斡尔族人民通常利用木隔扇来进行室内空间的划分。这种木隔扇又被称为“木隔断”。这种木隔断与现代家居空间中所使用的空间隔断又有所不同。现代家居空间中的隔断可选择多种不同的材料进行设计,大多数都会很高。而达斡尔族的木隔断主要有两种建造方式,一种是利用两边等同薄度的加筋草泥墙,在中间嵌入部分木制隔断,隔断以四扇为一组,两边的隔断是固定的,中间的两扇可以像门一样开合,方便居民通行,这对木门的两侧还会雕刻象征幸福吉祥的花鸟图案和纹样。另一种是整体使用木制材料制作隔断,上不封顶,空间的上部是相通的,这样有利于室内空气的循环流动。

民族传统生产生活用具。桦树皮是制作工艺品、生产用具以及生活用具的优秀原材料之一,达斡尔族的桦树皮制品体现了我国北方游猎民族独特的手工技艺。桦树皮具有易塑造、不怕水、防腐耐潮以及携带方便的特性,达斡尔族人民使用桦树皮制成各种工具,比如用于放置帽子的桦树皮帽盒、用于储存粮食的桦树皮篓、用于存装东西的盒子或箱子等,形式多样,用途广泛。桦树皮质地柔韧,其装饰手法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如利用打压纹饰法,即利用锥形器在桦树皮上打出连续的点纹。

以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民宿设计策略

民宿设计风格要凸显达斡尔族传统民居特色。民宿形式以单个小院落为主,不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室内装饰都要体现达斡尔族传统民居和装饰的特色。民宿的院落依然遵循传统利用红柳条编织围墙。游客进入民宿时很容易被浓厚的达斡尔族风情所吸引。这种自然休闲的惬意生活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民族性民宿结合现代民宿的特点进行新旧融合与创新,有助于推动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民宿设计中要呈现达斡尔族民俗文化。达斡尔族的民俗文化是民宿设计的灵魂,在设计中要突出民俗文化,体现民族特色,这对宣传民族风采以及提高民族知名度尤为重要。在设计中,首先,要保留民族的原真性,呈现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中的剪纸艺术、雕刻艺术等手工技艺。其次,利用多方面的民俗文化来创建体验式民宿,增加游客对于达斡尔族民族生活的体验。民宿还可以推出达斡尔族的传统美食,比如柳蒿芽汤、达斡尔特色小吃、稷子米饭以及特色手把羊肉等。在民宿小院里放置可以穿着的达斡尔族民族传统服饰,如长袍、皮帽等,使游客切身体验达斡尔族的服饰文化。同时在室内放置一些桦树皮制成的生活用具。最后,在室内装饰中摆放或挂饰达斡尔族的一些装裱好的剪纸以及刺绣成品,展现民族特色。

民宿设计中要对达斡尔族民俗文化进行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以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民宿设计,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利用现代的科技与工艺对民俗文化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和创新。

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多以土坯为墙,以松木或桦木为房架,土坯墙体寿命较短,在使用不长的时间里就会出现墙体开裂、坍塌以及木材腐朽等情况,不仅会使人工、原材料和维修费用增加,还会导致房屋采光受限,降低房屋的使用期限。因此,在民宿设计中可以利用现代防腐防火的新型木材进行外墙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房屋保暖性能,还能延长房屋使用寿命。在室内的设计中也可以对传统的室内用具进行优化和改善。比如,木隔扇中增加置物功能,使之成为具有分割功能的装饰置物架,以此来摆放达斡尔族传统装饰品,增加室内用具的使用功能。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宿设计融合本地文化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是必然趋势。深入了解民族特色或民俗文化,并进行民宿设计,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或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还能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24年12月教育厅项目“黑龙江省城市剩余空间在景观规划中的整合与重塑研究”(145209229)。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