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车地名印象
作者: 罗俊俊
地名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有的地名可以让人们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之间存在的联系,现以库车的地名为例,对地名的命名情况进行简单的分类。
地名是人们在一定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下,赋予一个地方的专有名。地名就是一个地方的名称,与人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一个地方的名称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含义,也是这个地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地方地名的形成、发展背后都有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常见的地名是以地理因素命名的,这些地名一般具有稳定性,会沿用很久。而部分由于不同的历史原因而产生的地名,则会因为时代的变迁消失或改变。本文浅略地从直接反映自然界的实体或实物命名,受社会历史、文化活动、人物事件影响的命名,受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意愿影响的命名,改名四个方面阐述库车地名的命名。直接反映自然界的实体或实物命名的地名较多,也更具稳定性。探讨库车的地名以及地名分类对人们进一步了解库车的历史文化,以及推动库车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地名研究的意义
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用一整个章节论述了“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他在这一章中分析了一些含有克勒特语成分的地名,其中举了一个例子,AV on(是“河”的意思),而在中国的地理沿革中,许多地名都显示出了古代民族交通的踪迹,例如龟兹(今库车)。文章还分析了南迁的四个时期,我们都可以从地名的遗留中搜集材料,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从历史方面来看,通过地名能够发掘出当地的历史沿革,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等情况;从文化方面来看,每个地方的地名都有其特殊性,能够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状况;从对当代的影响来看,对地名的保护与开发可以和当代的经济相关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冯骥才在《地名的意义》一文中写道:“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第五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可见,地名的价值非同一般。
库车市概况
库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库车古称“龟兹”,位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1.52万平方千米,总人口65万人。汉神爵二年(前60)设立西域都护府;唐显庆三年(658)移安西大都护府于此;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定名库车,设库车办事大臣;1902年改设库车直隶州;1913年改设库车县;201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库车县,设立县级库车市。历史上库车曾是古印度、古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这四大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处,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龟兹文化,留下了古佛教文化、佛教石窟壁画、石窟题记、乐舞、戏曲、文物、诗词等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龟兹乐舞久负盛名,前秦时期传至中原,推动了中国古典雅乐的重建。唐代龟兹乐舞大盛两京,谱写了中国音乐史上最辉煌的一页。2012年库车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库车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石窟、古城堡、烽火台等文物195余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长城资源22处,被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列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著名旅游景点有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千佛洞、库车王府、苏巴什古城等。
库车地名分类
直接反映自然界的实体或实物的名称
自然界是一个能工巧匠,塑造了各大山川河流,我们的先辈在为这些地方命名的时候,大都直接采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便利。在库车地名中我们能看到有直接以地形、水源、动物等命名的,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地了解当地的特征。自然界的实体或事物命名也体现出当时人们对山川、河流的敬畏与崇拜。在游牧之地,需要依靠水源获取生计;在农耕之地,需要平地来耕种获取生计。
1.以寺庙命名
以寺庙命名的地方多出现在内地各省市,人们在面对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如遇到洪涝、灾害、瘟疫时,对大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不够全面,只能虔诚地祈求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当时这种信仰的寄托在当地百姓中有着较大影响,因此有些地方会以寺庙命名。如哈尼喀塔木乡(维吾尔语意为有围墙的清真寺。因为当时乡人民政府西北面500米处有一大清真寺,寺外筑有围墙,故而得名)、库车大寺等。
2.以水命名
泉眼与河流都是自然地理实体之一。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尤其是对于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新疆来说,新疆全年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严重缺水,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一眼泉水或者是一条河流,甚至其是完全依靠这一眼泉水或是一条河流而生活的。水对当地居民来说意义非凡,所以以水命名的地名也非常常见。如萨克萨克街道(维吾尔语意为聪明、洁净。因该地水渠上游有一眼泉,泉水清凉透彻,传说人饮用后变得聪明、洁净,用此水洗澡、洗衣物特别干净,故而得名)、玉奇吾斯塘乡(维吾尔语意为三条水渠。因当地境内有三条干渠由北向南流过,渠上各有一座桥而得名)、阿克吾斯塘乡(维吾尔语意为白渠,据《左文襄公在西北》一书“经济设施”开渠凿井篇记载,“库车兴修阿柯寺塘塞巴里柯两渠横贯戈壁六十里。在白茫茫的盐碱滩上开挖渠道,垦荒种田,人沿渠两岸居住,形成村庄,称白渠村”。故而得名)、恰勒村(在蒙古语中为交叉之意,上游有两条河汇合)、阿克库勒村(维吾尔语意为白色湖泊)。
3.以土地命名
土地是人类的根,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都来源于土地。“万物土中生”是人们对土地的最高评价,库车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是一个沙漠绿洲,可耕种的土地对当地人来讲非常重要,当地以土地含义命名的地名也较多,人们在地名中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塔里木乡(维吾尔语意为可耕种的土地。地处塔里木河两岸)、齐满镇(维吾尔语意为青草地,这个地方在很早以前是一片戈壁和荒漠。明末清初时,库车的乌恰、乌尊、以西哈拉等乡和沙雅县的一些农牧民到这个地方开垦荒地,开采良田,慢慢形成了村庄,将以前的戈壁荒漠变成了花草茂盛、瓜果飘香的圣地)。
4.以乡政府所在地命区域名
如墩阔坦镇(维吾尔语意为高墩上的牲畜圈。一百多年以前,此地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盐碱草滩,周围是人口稠密的村庄,乡民常赶牲畜到这里放牧,并将牲畜圈修建在高墩上,天长日久,部分人就定居此地,之后迁来的人愈来愈多,逐渐形成村庄,将村名定名为墩阔坦,因为该镇镇政府驻扎在这个村而得此名)、玉奇吾斯塘乡(因乡政府驻玉奇吾斯塘村而得名)、乌尊镇(维吾尔语意为长形。镇政府驻乌尊村,当地居民沿着水渠居住,南北相差距离很长,大约3000米,所以称乌尊镇)。乡政府是一级行政组织,它对所管辖区域行使管理职责,其所在地就是这一区域的行政文化中心,所以常用中心地点命乡名。
5.以地形命名
库车坐落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形地貌多样,又是绿洲,形成了独特的地形。人们在可生存的地形中耕作、居住,便以此地形命名。如乌恰镇(维吾尔语意为大山口前一块平坦的扇形,由于冲积而形成的平原)、牙哈镇(维吾尔语意为边缘。因为牙哈村处于戈壁边缘)、雅克拉镇(维吾尔语意为边缘地带)、阿格乡(维吾尔语意为夹山之村,因为阿格村位于北部天山的深处,山中间被水冲出了一道宽沟,这条沟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村民沿着这条沟而住,两面都是山石)、大博孜村(维吾尔语意为高山)、库车大峡谷等。
受社会历史、文化活动、人物事件影响的命名
地名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亘古不变的,它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许多地名受到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文化活动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中展现着自身特色,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1.地名受人物的影响
库车最典型的一个以人物命名的地名是林基路社区。1938年盛世才邀请林基路进入新疆,林基路进入新疆后曾担任过库车县县长。1942年9月由于反动军阀大批逮捕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盛世才在入狱后不幸英勇就义,年仅27岁。为纪念林基路,人们将林基路故居所在的街道命名为林基路街,现为林基路社区,林基路曾创办的“第四小学”现也命名为林基路小学。
2.地名受传说的影响
传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地名命名的要素之一。传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古老的信仰,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库车以传说命名的地名有阿拉哈格镇(维吾尔语意为花乌鸦多的地方,传说在很久以前,这一带经常栖息着许多黑白相间的杂色乌鸦)、依西哈拉镇(维吾尔语意为看坟墓人居住的地方。相传伊斯兰教传入库车后,当时有几位宗教界知名人士去世后埋葬葬在此地。守护坟墓的人居住在那里世代守护)。
受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意愿影响的命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人们将希望寄托在很多事物上,希望其能保佑自己拥有美好的生活,反映人们社会意识和意愿的地名也很常见。
对生活寄予希望的命名,如团结路、健康路、文化路、比西巴格乡(维吾尔语意为天堂果园,最初这里果园繁多且茂盛,各种各样的水果香甜可口,闻名遐迩,当人们进入果园后顿时会觉得心情舒畅,十分快乐,就像进了“天堂”一样)。对经济发展寄予希望的命名,如建设路、解放路、央都玛村(维吾尔语意为繁荣兴旺)、热斯坦街道(维吾尔语意为商场、市场。早先是库车县最繁华热闹的商业贸易中心地带)。在我国成千上万的地名中,反映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意愿的地名占比较大。这些地名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有很强的时代性,而具有时代性的地名由于变化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很容易被多次使用,从而造成名称的重复,因此,这样的地名很多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改名
库车还有一些地名不是按照自然界的实体或实物、人们的意愿来命名的。从历史上来说,所有地名的命名都能够探究到其来源以及沿革。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些地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朝代的更替、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等各种因素产生变化。精河有一个地方名为“大河沿子”,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在一个大河的边沿,所以以此为名,事实上也果真如此。像这样按照自然界实体命名的方式是人们的一种生活经验。库车有一地名原为“莫玛铁热克村”,但为了传承莫玛铁热克村(甬库团结村)优良的民族团结传统,也为了纪念宁波与库车两地人民的深厚友谊,故将莫玛铁热克村命名为“甬库团结村”。这是一种在国家政策帮扶之下出现的改名现象。现库车新城街道的名称就是因为1958年8月13日库车县老城遭受洪水灾害后,在原城区以东2.5千米新建了城区,所以人们习惯称其为新城。
地名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地名从被命名后和被公认后便具有了相对稳定性,被人们世世代代相传沿用。以上通过具体例证简要分析、探讨了库车地名命名的一些特征,库车地名命名多以维吾尔语命名,翻译成汉语。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地名遭到淘汰,一些保留至今。保留至今的以地理环境命名的为主,库车地名的由来和依据具体可分为以寺庙命名,以水命名,以土地命名,以乡政府所在地命名,以地形命名,以人物命名,以传说命名等。对库车的地名进行简单分析,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库车这一地方的文化内涵。地名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我们要将这张名片了解透彻,并体现出这个地方的特色。地名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类,在地名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地的历史文化、迁移轨迹、人口构成,为研究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更多文字材料,但仅从文献资料中挖掘地名的内涵是远远不够的,要收集更多的民间遗留的记忆文本,从各种传说、故事等材料中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
2023年自治区研究生创新项目“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棉农生活的民族志调查”阶段性成果(编号:XJ2023G232)。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