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千亿卖“港”背后玄机

作者: 卧龙

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长和(HK.00001)于3月初宣布,将属下和记港口集团23个国家43个港口权益全数出售,当中包括巴拿马两个港口权益——但不包括中国大陆及香港码头——整体出售总企业价值约值228亿美金(折合1778亿港币),若交易成功将会为长和带来190亿美金(或1482亿港币)现金收益,与长和整体市值相当,系长和历史上最大宗交易。交易对手为贝莱德领衔之财团。消息一出,3月5日长和股价飚升21%,当日成交金额54亿港币,为历史上第二大成交金额,仅次于1998年8月28日港府大战对冲基金那日59亿港币成交。3月6日长和再升9%,成交减少至45亿。

李嘉诚千亿卖“港”——乃港口之“港”非香港之“港”——自然容易令人联想起本世纪初和黄千亿卖“橙”佳话。此处先讲讲历史……

和记黄埔由两间公司组成,一间叫香港黄埔船坞公司(1863年成立),另一间叫和记企业(1877年成立)。1977年和记企业全面收购黄埔船坞,两家公司合并组成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记黄埔于1978年上市。1979年9月25日,李嘉诚透过长江实业买入和黄22.4%股权,1980年底增至41.7%,1981年1月李嘉诚出任和黄董事局主席。1984年底,和黄市值占据香港联交所探花位置,代码是“13”——现代码为和黄医药所有。

长和千亿卖“港”背后玄机0

和黄1989年开始进军英国电讯市场,最早收购英国电讯网络Rabbit,属于1G。后市场逐步转型,1994年和黄以80亿元重组并推出Orange(橙)品牌,提供2G流动通讯服务。及至1999年电讯及互联网热席卷全球,科网股炒风炽热,Orange获德国曼那思曼(Mannesmann,MMN)相中,李嘉诚于是趁高将所持Orange44.8%股权出售,交易额高达198亿英镑,为和黄带来1130亿港币税前盈利,创下香港开埠以来最大金额单一交易纪录,成为一时佳话。

和黄“卖橙”仅3个月后,2000年2月,英国电讯商Vodafone(VOD,沃达丰)提出收购MMN,和黄又趁机将所持MMN股份售予VOD,并换来价值1300亿VOD股权(占VOD总股本约5.14%),此轮交易和黄再赚多超过500亿港币。一个月后,和黄再次宣布与高盛及德银签订协议,出售9亿2500万股VOD股票,价值390亿港币,保留3.58%VOD股票作长线投资。2000年3月科网股见顶,泡沫爆破!

早于1997年和黄在以色列创立Partner电信,并于1999年推出移动通信网络。2009年,和黄以13.8亿美金(折合107亿港币)向Scailex出售所持Partner电信51%股权,当时Partner股价在5000ILS之上。同时,Scailex股价亦急升,但由于收购代价透过大量发债支付,加上仍欠和黄约3亿美金收购贷款,后终于陷入债务危机。

2012年6月,其时Partner电信股价已经跌至1400ILS以下,和黄打算向Suny收购Scailex控股权,因Scailex当时持有Partner约45%股权。后因回购条件未达到作罢,但充分反映李嘉诚高卖低买商人本质。

2015年初,李嘉诚宣布旗下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将进行业务合并及股份互换,未来将合并成为两家新公司:长和(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地(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长实地产于2017年7月又重新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兜兜转转,返回原点。

2017年11月,长实集团(HK.1113)宣布以总代价402亿港币向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亚洲地产有限公司(CHMT)出售香港中环中心75%权益,为当时香港物业市场历来最大宗成交。该次成交物业涉及中环中心75%业权,包括约122万呎(折合11.3万平方米)写字楼及商铺楼面,成交呎价约3.3万港币。牵头买家为中国国储能源化工集团(占财团55%权益),伙拍一班本地资深投资者(占财团45%权益)入市,项目完成交易后会分拆出售部分楼层。当年9月中环中心曾经出现成交价5.58万港币/平方呎记录。

长和千亿卖“港”背后玄机1

从李嘉诚手中接过中环中心者,以亚洲地产董事总经理蔡志忠“走得快,好世界”。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全数沽清手持中环中心权益,获利5亿港币。其他投资者“走得慢,你有难”。2018年12月,另一位投资者荣利集团卢文端以呎价3万1港币将19楼全层售予纪惠集团汤文亮,总值7.6亿港币。其后汤文亮2021年7月再斥资6.9亿买入26楼全层,成交呎价2万7。

2021年6月已故“小巴大王”马亚木将20及26楼出售,套现13亿,20楼呎价低见2万5。到2024年,世茂地产主席许荣茂以7.3亿港币沽售63楼全层,呎价2万8。一名年逾90岁老厂家2019年以1.1亿港币向蔡志忠购入22楼11室,去年狠劈至4200万卖出成交,呎价仅1.3万,震惊全港!

2018年1月,恒生指数创历史新高——33484点,其后进入长达数年熊市!

讲完几段历史,只想说明李嘉诚把握卖出时机非常高招。作为一个将近97岁老者,他食盐多过你食饭,他行楼梯多过你行路。据传李嘉诚如今亲自过问长和向贝莱德出售海外港口业务一事,显然是该出售计划非同小可。

2020年5月29日笔者在《中国半导体股短期泡沫严重》一文中,详细分析全球化贸易走势:“市面上大多数全球化贸易统计研究始自1870年,……观察始自1870年以来TradeOpennessIndex(贸易开放指数)走势图,假设第(1)浪升至1914年最高点约31点;之后第(2)浪跌至1945年最低约10点;第(3)浪由1945年升至2007年最高约61点;第(4)浪由2007年一路震荡至今……”

事实上,以年为单位计算,最低点就在2020年,52.2点(世界银行数据),结束第(4)浪,然后升至2022年62.8点见顶,之后回落。目前首选数浪方式是2022年62.8点结束第(5)浪,接着展开大型熊市,而全球化贸易熊市下跌最低目标是2020年52.2点。

君可见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四处开火,连盟友亦不放过,势必对全球化贸易带来极大负面影响,爆发全球贸易战、关税战已不可避免。港口作为全球化贸易链中关键位置,若全球化贸易指数熊市,港口必定受到严重拖累,此时有条“水鱼”自动送上门,何不顺水推舟?几年后,特朗普下台,再低价买回,岂不美哉?连笔者都能看到此前景,难道香港首富会视而不见?即便港口是重要战略资源,亦要讲策略,一味“死拿”不是好法子。当初千亿卖橙,各国电信业务就不是战略资源吗?高位卖出,几年后和黄甚至仅以承担9亿欧元债务形式就取得奥地利电信业务发展权,想来都笑餐饱。一味高位“死拿”,其后果不是破产便是被低价吞并。尤其是巴拿马两个港口,特朗普誓言要夺回巴拿马运河,巴拿马政府当时称考虑取消和黄在巴拿马港口之专营权,届时和黄手上巴拿马港口权益甚至可以是“归零”,能趁有人出价,理应第一时间卖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长和千亿卖“港”背后玄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