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菜的底层逻辑
作者: 于斐和书友聊到托尔斯泰,我说托翁应该是一 个身材很健硕、食欲和胃口都很好的人。在《战 争与和平》里,娜塔莎和父亲、兄长等去林场 里打猎,夜晚去一位远亲家里晚餐,主人招待 的酒类饮品就有好几种,还有烤鸡、腌蘑菇等 菜品以及各式点心 ;再看他写的《安娜·卡列 妮娜》,安娜的哥哥斯基华就很能吃,也特别会 吃,和列文约见吃饭,可以一口气吃掉一大盘 生蚝,还能喝掉近一瓶白葡萄酒,而且他还经 常在家里大宴宾客,办家宴的食材都是斯基华 亲自去菜市场里采购的,亲自拟定菜单、搭配 食材,面面俱到不重样。看着托翁笔下描写的 人物的生活场景,我也“脑补”了一波俄罗斯 风味大餐。
我认为,对食物有热情的人,也是自身能量很充足的人。能量充足的人,有着丰富的 想象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时时对生活充满憧 憬和期待。托翁在书里把每一道美食描写得 令人垂涎欲滴,我想,在生活中他也一定时 常享受着美食带来的乐趣,若是他生在现代, 多半也是一个美食家。
窃以为,会点菜,是一个美食家最基本的修养之一。
我的好姐妹“小太阳”,就是一个点菜技 术很娴熟的人。元旦之前我们结伴去了一次 浙江的丽水,在画乡古镇的小街上漫步闲逛, 还找到了颇具当地特色的农家乐土菜馆。丽 水特色首推葱花肉,当地的土生姜非常鲜甜, 切碎了和葱花搅拌在蛋液里,再和肉糜一起 卷在豆腐衣里,在油锅里汆成透亮的金黄色, 沥干油后切成小块,装盘,蘸着酱汁吃。说 起这个自调的酱汁也是很有讲究,是用香醋、 蚝油和辣酱油混合而成。油爆小河虾质优品 佳,胜在一个新鲜,但是和河虾爆炒的红色尖头椒会让不吃辣的人泪水涟涟,赶紧再上一个霉干菜炒鸡蛋来“救火”。
第二天的晚餐我们去了古堰镇上的一家土菜馆。红烧溪鱼是店家的招牌菜,溪鱼,顾名思义,就是在溪水里生活的鱼,身形灵巧,口感清鲜 ;泡精肉,“泡”在当地方言里就是油炸的意思, 这道菜的口味咸甜交织,我觉得和那些火锅 店里的小酥肉相比味道更佳 ;还点了清炒红 薯藤、鱿鱼香菇蛋花豆腐羹,在店家极力推 荐下,我们又增加了一个清炒珊瑚菌,吃起 来比清炒黑木耳更有嚼头。
外出旅行,一餐美食极体现风土人情, 点菜也拉近了游客与他乡的距离。而同事或 者朋友小聚,点菜更像是一项在餐桌上统筹 兼顾的美食工程。一般有个不成文的规则, 冷盘的数量比席上的人数多 1 个,当然这也 仅限于 10 人以下的聚餐。冷盘如果为奇数, 那荤菜的数量比素菜略多一二。于我而言, 点菜时以鳗鱼鲞、本帮酱鸭、熏鲳鱼(或本 帮爆鱼)、五香牛展、陈醋海蜇头、花雕醉 沼虾、伊比利亚火腿配菜苗、菌菇腐衣菩提 包、芥末汁拌夜开花丝等既开胃又不抢热菜风头的基本款凉菜,是很好的开席铺垫,至于 热菜,我觉得黑蒜文火牛肉、雪花小牛排、葱 油红膏蟹、珍宝蟹、芝士焗小青龙、金汤辽参、 北京果木烤鸭、脆皮妙龄鸽、豆豉鲍鱼、豆豉 扇贝、清蒸鱼等,既是热菜也是硬菜,台面撑 得也好看 ;最后每人再来一盅浓汤鸡煲翅或者 鲜磨杏汁蛋白煮官燕,稀释去一些浓郁的油腻, 缓解一下饱胀感。
我家今年的除夕年夜饭,需要事先和餐厅确 认当席的菜单,冷盘我选了烧味拼盘、爆汁鳕鱼、 香辣螺片、红油东山大笔管鱼、炝拌云南辣木苗、 蔬菜沙拉、脆皮乳鸽 ;荤菜就需要老少兼顾了, 除了牛肉、龙虾和螃蟹之外,给母亲选了剔壳炒 斑节虾、元贝炒蛋、鱼翅羹。每一年冷盘和热炒 的食材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在蔬菜上开辟新 式菜肴,对店家也是一种创新的挑战,看到有一道金不换五粮液炒豆苗,香味袅袅,清爽淡雅,立即尝试。再配两道点心——春卷和酒酿小圆子,一顿年夜饭,一家齐团圆。
众口难调,点菜非易事。组个局聚一次,要做到对每个人都有一份口味的偏爱,考验的是点菜人的敏锐度,控场的平衡力,还有兼顾全局的洞察力。生活里处处有学问,点菜也是有底层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