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壶乾坤

作者: 吉洺萩

自由作家、茶文化 跨文化交流推广 传播讲师、企业文 化品牌顾问。茶领 域研修二十余年, 曾为荷兰禾众基 金会茶项目专家 组成员,上海陶瓷 艺术家协会副秘 书长。

近日,总是会想到小时候,外婆拿 出银筷子吃饭,拿出银壶来泡茶喝的 情景,而平时不用的时候,外婆会拿着 一块丝绸手帕,认真地擦呀擦呀,也偶 尔会用牙膏,把各个银器都擦得亮亮 的。外婆说,银壶泡茶好喝,银壶和茶 是相互滋养的。

也记得曾去法门寺参加一个活 动,看到了出土的唐代鎏金银茶碾,碾 槽里有残留的茶末子,它们竟然还泛 着暗绿时的一份震撼。

我是喜欢银器的。也了解到,陆羽 在《茶经》一书里也写到过“鍑以生铁 为之……用银为之,至洁”,这句话建 立了银器在茶文化中的地位。而宋代点茶成风,银执壶曾映衬着由茶百戏 而成的“汤花”。苏轼在《试院煎茶》 中也写下了“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 人煎水意”等语。

曾经去过茶马古道上的“银都”, 那里的“一锤一錾”的古法工艺,能将

熔化的银“变幻”出各种造型,在银 器上又能雕刻各种花纹,让人惊叹不 已。老匠人只选用“990 银”(纯度为 99% 的白银),既保证延展性又防止 氧化。云南匠人认为银是有灵性的,熔 银时他们会加入紫草灰,希望银子能 “记住山魂”。而纯手工打银壶不是容 易之事,有的需要经过 12 万次的锤打 才可以,而且用的是阴阳锤,就是铁锤 定形,木锤整纹。此外,匠人们还会遵 循一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比如阴 阳之道,银壶讲究七分银三分工,器型 要符合天圆地方。藏族的藏式银器多 取坛城造型,汉族则喜欢三才式(盖 为天,身为人,托为地),当然现在也 有一些定制壶,就是主人喜欢什么款 式,让银匠人定做。在纹样方面,茶器 上禁刻猛兽,一般装饰“岁寒三友”类 的和自然有关的内容。

喝茶,可以将就也可以很讲究,讲 究的人就会玩个极致,银壶煮茶藏着 奥妙,显化出来在茶汤里,在人的味蕾 上、感觉中。用银壶的茶友应该都有 体会,银壶导热很快,如果壶柄上不 绑点东西,温度过高,根本没法把壶 提起来,所以银壶的快速导热性也能 使得水温均匀上升,避免局部过热破坏茶氨酸,有人用科学术语解释就是 银原子的振动频率和水分子的振动频 率形成共振,延缓了热能散失。

老茶客会说:银壶泡茶,茶汤是活 的,比如铁观音,茶汤喉韵绵长,在口 中跳舞的感觉,不断生津。所以,如果 用银壶泡茶,不管是泡绿茶、乌龙茶, 还是老普洱,对比用瓷器冲泡,就能体 会到茶汤精微的变化。

在某一个阳光午后,用一把银壶 和茶叶进行一次碰撞,感受着眼睛看不见的那些共振,当茶汤滑过银壶的 曲线,我们品味的不仅是茶韵,更是人 类用金属和植物对话的智慧史诗。

上一篇: 虾肴鱼馔(二)
下一篇: 舌尖回味是故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