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

作者: 于思齐

味道0

养老院是什么味道?加多了葱蒜的炒菜味和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同样淡淡的草药味,外加一种所谓的“老人味”。那是一种很特别的味道,科学一点来说,“老人味”是因为自由基的作用导致皮脂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一种挥发性化合物的味道。但我这次来到深圳市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却对这种味道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踏入医院,首先冲入鼻腔的是淡淡的油烟味混合着葱蒜味,在后来的活动中,我找到了这味道的来源。在医院的餐厅里,我们体验了住院老人们的饮食活动。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罕见的各种餐具,它们长得奇形怪状,比如,有的老年人手指僵直,因此在筷子上加装了固定装置;有的老年人拿勺子不方便,勺柄便增加了可以随胳膊弯曲而扭动的设计……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老人们能够独立进食。”带教老师如是说。随后,老师又端出了一个特制的餐盘,餐盘的五个格中分别盛着不同颜色的糊状物体。说实话,这些糊状物让人很难在第一时间联想到食物,可这些确确实实就是住在这里的一些老人们每天的饭菜。老师让我们尝一尝,我轻舀了一勺棕色的糊状物,放在嘴里抿了一下。首先是一股强烈的葱蒜味冲入口腔,慢慢地我才能在已被打碎的物体中察觉到一丝肉的纤维。老师为我们介绍这每一格食物的由来和营养配比,我却一点也提不起食欲。像这样的体验还有很多:使用进出口十分细小的水杯,使老人在饮水时不易被呛到;使用能够固定在桌子上的碗,以免其在老人用餐时滑落……这一切都是为了老师口中代表尊严的“自主进食”。我体验着这一切,慢慢地思考起尊严的意义。

除此之外,我们还使用教具体验老年人身体的感受。我们在手腕、脚腕上绑起沙袋,在穿起一件件绑带后,我们的背无法直起,从而体会老年人无法“脱下”的年迈身体;戴上眼罩后,我们的视野变得昏黄而狭窄;再戴上耳罩,我们丧失了对外界大部分的感知能力,武侠小说中所说的“五感丧失”或许就是这种感觉吧?顿时,一种无力感涌上我的心头。随后,我们在绑带的束缚下进行了上下楼练习。虽然我们把它戏称为“竞速”,但当我们开始一步一顿地下楼梯时,家里爷爷奶奶口中的“哪哪都疼”仿佛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体验结束后,老师带我们结识了一位住在这里的奶奶。奶奶身上有着淡淡的消毒水味,与她不苟言笑的表情相结合,隐约透露着一股严厉的气息。奶奶声音平和,非常喜欢安静。在奶奶的要求下,我们最后在楼下进行了访问。奶奶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便是做人不要太“张”,不要在集体生活中给别人添麻烦,我们听后都笑着点点头。

奶奶给我们讲了很多她小时候的事,讲她和身边人在旧社会遭受的压迫和苦难,也讲新中国成立给她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奶奶告诉我们,她13岁的时候便作为军医跟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提问,为什么选择了这条职业道路?奶奶告诉我们,她是受到了邓颖超的影响,她13岁时与邓颖超在重庆结识。邓颖超鼓励她好好学习,答应她下次再见面时,就把她接到革命根据地的学校学习。这一切都在奶奶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埋下了她之后选择成为一名军医的种子。虽然这个约定因战乱等种种原因没法兑现,但奶奶确实像她当初决定的那样,励志于革命,用毕生的时间学习、成长、奉献。我看着奶奶依旧坚毅的眼眸,目光如灼灼之火烧到我心灵深处。为中华民族重新有尊严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那一份决心,在年老之后依旧支撑着眼前这位老人挺立起脊梁。

在接下来第三项“角色扮演”体验中,我们亲身演绎了家人来养老院看望老人的情景。同学们分别扮演老人、来探望的家属和护工。在这个情景扮演里,老人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想出去走走,感受那久违的阳光和微风。然而,家人却担心他再次骨折,于是婉言拒绝。

养老院所服务的究竟是老人还是他们的家人?当生命走向暮年,我们都在爱的羁绊下被生的渴望束缚。我们在扮演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奈,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私心,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心愿。在扮演结束时,老师让我们各自抒发自己的感受。其中扮演女儿的那位同学在发言时落下泪来。她说,这情景让她想到了自己生病的外婆和妈妈照顾外婆时的情景。我们都沉默了,我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会老去,我们自己也会走向暮年。

味道1

在这一天的学习当中,老师提到最多的两个字便是“尊严”。养老院里的每一位老人,其实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与老人们的交流中,我们学会了倾听与理解,我们试着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如果要真正谈论尊严的话,我觉得那是一种味道,它是糊状食物散发的味道,承载着坚持自主进食的意义;它是房间里淡淡的消毒水味,是严加看护下所蕴含的儿女对老人的爱;它是我们口中的“老人味”,是身体散发出的对抗疾病与死亡的硝烟味。

责任编辑:贾倩颖

上一篇: 听见
下一篇: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