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骨质疏松,也许没你想的那么难

作者: 曹华佗

防治骨质疏松,也许没你想的那么难0

骨质疏松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生主要是机体的骨密度不断降低,导致骨结构发生改变,并逐渐增加骨折风险因素。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主要会导致骨折,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许多人对骨质疏松认识不足,认为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自然就会增加,或认为它无法治愈而产生恐惧。也有患者不重视,认为老年必患此病,导致病情和骨折反复。今天,本文就为大家解析一下骨质疏松这一疾病。

骨质疏松的并发症

骨折是骨质疏松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骨折的风险、骨折后残疾率以及致死率都会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后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脊柱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等。在这些类型中,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对于那些不满足手术条件的患者,他们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而那些疼痛感明显的患者则应当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进行干预治疗。髋部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这种疾病通常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然而,即便进行了手术治疗,仍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桡骨远端骨折通常会呈现出粉碎性的特点,并且可能累及关节面,这会导致手部和腕关节的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在经历了骨折之后,才开始对骨质疏松症给予足够的重视。

骨质疏松的常规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有效应对这一病症,探寻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骨质疏松的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合理用药可缓解病情  治疗骨质疏松的西药有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和维生素D补充剂等。这些药物主要通过调节骨代谢,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过程当中患者可能会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在长期服用上述药物时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肌肉疼痛、头痛等临床症状。尽管部分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但是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是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病情的主要方式。部分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因为出现不良反应对用药效果产生怀疑。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以后,医护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参考患者自身意见,及时为患者调整用药方案。在服用药物期间,患者仍然需要多参加户外活动,接受光照,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同时需要注意加强清淡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特立帕肽和狄诺塞麦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增加骨密度,非常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风险性。特立帕肽是一种合成的肽类药物,可以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增加骨量。而狄诺塞麦则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它通过抑制骨吸收的关键信号通路来减少骨质流失。尽管上述两种药物具有独特的应用特点,在使用过程当中还是应当接受医生的指导,尽量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建议对传统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选择使用上述两种药物。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并非需要每天进行。物理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骨力量以达到平衡的作用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骨质疏松患者都能够接受物理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具体的训练内容包括柔韧度训练、力量训练以及平衡训练,通过多方位的训练帮助患者改善骨质疏松情况。适当的负重训练可以帮助骨质疏松患者提升骨密度,跑步、跳舞等运动方式可以刺激骨骼生长,进一步增加骨密度。所以,患者用药期间,建议展开物理辅助干预。已经无法行走的患者,可以利用拐杖或者护具等方式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摔倒。

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

除了上述常规的治疗措施以外,中医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也具有治疗优势。其中,针灸、中药外敷等方式均属于常见的治疗手段,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治疗理念也十分特殊。中医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局部症状,缓解患者疼痛,逐渐改善骨质功能性,并促进钙的吸收,起到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的功效。中医的治疗方法,是整体辨证整体治疗,针对任何时期的骨质疏松患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从中医角度出发,骨质疏松的发生主要与肾虚、气血不足、肝郁等密切相关。在治疗期间,中医会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并基于整体观念实施具体的治疗方案,通过补肾壮肾、调和气血、疏肝解郁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病情。常用的中药包括杜仲、续断、骨碎补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起到增强骨质,改善骨代谢的作用。此外,中医针灸、推拿穴位等非药物干预疗法,可以进一步刺激经络,疏通经脉,调节机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肌肉力量等。

需要提醒的是,患者在中医治疗期间,应当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从而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在具体的诊疗过程中,中医会针对每位骨质疏松患者的自身体质进行用药指导,例如,对肾虚型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会推荐服用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方剂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等,而对气血不足型患者,则可能推荐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等方剂。

此外,仙灵骨葆胶囊作为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也是治疗骨质疏松比较有效的药物。该药物的主要成分包括淫羊藿、续断、丹参、知母、补骨脂、地黄等。能够起到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的功效。临床研究表明,仙灵骨葆胶囊可以缓解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中药或者中成药期间,一定要注意多多休息,并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中医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方法。建议骨质疏松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物理治疗、运动治疗、营养支持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影响骨质疏松治疗的因素

错误的认知以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很难治好,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病变,无法通过及时用药的方式达到明显的改善效果。骨质疏松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接受针对性治疗,才能够保证临床疗效。实际上,治疗骨质疏松并不困难,做到以下几点,能够及时控制骨质疏松进一步发展,提高治疗效果。

调整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骨质疏松患者往往日照时间不够充足,平时也不经常补充维生素D或者钙补充剂。适量的户外活动,如日光浴,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同时,合理的饮食可以为骨骼提供必要的营养,如钙、维生素D和其他微量元素,这些都是维持骨骼健康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在日常生活方面一定要加强注意。日常生活当中应多吃一些能够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并且逐渐提升日照时间,必要时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的方式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以改善骨骼强度和密度。镁离子在骨骼矿化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所以在饮食上面增加富含镁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绿色的水果蔬菜,也有助于骨骼健康。此外,患者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维持骨骼健康以及整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患者本身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需要及时与医师或者营养师进行联系,配合自身的饮食计划,制定合适的方案,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满足个人口味和喜好。在作息方面,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久坐、久卧,适当进行站立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部分年轻人因为过多地摄入咖啡因或者高磷食物,致使骨质疏松年轻化。无论是含咖啡因还是高磷的食物,都会影响钙离子的吸收,建议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避免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一定要及时戒除这样的不良行为。

心理健康管理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而言,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很多骨质疏松患者对自身疾病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无法做到配合医嘱、坚持用药等。因此,需要安排专业的心理导师与患者进行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展开针对性、引导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解决内心的不良情绪,让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嘱,接受合理用药。通过注意力转移、深呼吸等方式,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加强健康教育  在治疗骨质疏松的过程中,患者及时接受健康教育指导同样重要。这是因为,目前绝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对于自身病情并不了解,甚至道听途说乱用药物,进一步影响自身健康。患者应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自我管理的具体措施,积极参与治疗,并采取措施预防骨折的发生。通过综合治疗和患者自身的努力,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可以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通过科学的治疗和个人的努力一定能够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一定要坚定信心,不放弃希望,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想要治好骨质疏松并不困难,但是需要患者长时间付出努力和坚持,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方面加强自我管理,尽量戒除烟酒、规律作息,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必要时加强物理功能锻炼。综合性的治疗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能够明显控制疾病发展,并且减少骨折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在对患者进行骨质疏松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加强健康教育指导,让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疾病,并且做好做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提升治疗效果,让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当中,从而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编辑|杨艺

上一篇: 生命告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