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局”和“新机”

作者: 罗仁华 黄艳丽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局”和“新机”0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基石,教育领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以下简称腾龙学校)积极应对教育变革,抓住人工智能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探索教育教学全新路径,着力打造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典范学校。

一、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教学模式变革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教学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腾龙学校积极引入智能教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绩,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这一精准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学习,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腾龙学校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虚拟实验室、在线课程等新型教学资源,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学习,实现与优质教育资源无缝对接。这种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九年级陈同学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一些章节中总是遇到困难。以前,教师只能按照统一进度进行授课,而无法针对陈同学这样个别的学生进行特殊调整。如今,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地识别陈同学的学习弱点,及时为他调整学习计划。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让陈同学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成绩也稳步提升。

二、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腾龙学校深知,人工智能时代仅掌握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腾龙学校大力推广项目式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围绕一个实际问题或项目主题,自主组建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这一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了良好的创新思维,为将来应对不确定性挑战作准备。同时,项目式学习评价机制注重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考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三、教师要提升适应角色转变的素养和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教学变革中,教师的角色正悄然发生变化。他们不仅是知识传授者,也扮演着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有一次,八年级肖同学在做一道物理题时遇到困难。他尝试向人工智能系统求助,但系统给出的答案并不完全符合他的思路。于是,他去找任课教师请教。他走进教师办公室,发现教师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一番对话,让肖同学意识到,原来教师已不再单纯讲授知识,而是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伙伴和支持者,积极主动地拥抱新技术,不断提升信息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要利用智能教学系统进行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指导,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支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四、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新机制

当前,教育存在过度竞争问题。许多家长为了让学生取得更高的分数,不惜牺牲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领悟力。这种“卷”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小学阶段,还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导致学生变成没有弹性的“钢筋棍”,失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成功的人往往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持续的学习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必须进行深刻变革。腾龙学校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着力在教育教学变革中积极构建家校共育新机制,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腾龙学校还利用智能平台向家长推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记录,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进步情况,充分认识教育正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形成“少看重短期成绩、多关注长远发展”的共识,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的家校共育新机制,让家长更加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与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家长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情感态度和综合素质。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为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与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关系,不是取代而是互补,不是对抗而是合作。只有我们真正理解和接纳这项新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在未来的发展中,腾龙学校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积极探索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