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张恒祥摘 要:为了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在新《课标》指导下,笔者对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的特点,随后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了议题式教学的有效运用方法,最后从不同角度出发,围绕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旨在推动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 有效运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3.058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 强调广大教师加强对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但由于这种教学方法相对新颖,很多一线教师仍面临教学理论、经验不足的困境,所以有必要加强对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的探索,这对推动议题式教学的广泛实施,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的特点
1.开放性与引领性相统一
开放性要求在议题选择方面以核心内容为基础,自由选择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时政话题等内容,营造开放的氛围,鼓励学生围绕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引起学生深度思考,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约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领性要求议题教学实践应注重思想引领,运用特色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引领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观、政治观、价值观,一心一意跟党走,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的开放性与引领性相统一特征,即要求在民主、开放的环境氛围下,给予学生更多探索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思维、想法碰撞中加强引导,实现核心价值观引领,寓价值观于开放、自由的课堂议题活动之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效果。
2.科学性与思辨性相统一
科学性要求通过议题引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下,提升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进行议题内容的设置,明确科学的观点,引导学生加强对科学精神的认识与感悟。思辨性则注重通过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学生的道德水平,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议题式教学科学性与思辨性相统一的特征,需要引导学生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辩证地看待社会各种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思考与分析,从而明辨是非,形成科学、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议题式教学理论性需要紧紧围绕核心思想政治理论设置相关议题,引导学生在议题讨论的过程中发现理论、分析理论、总结理论,才能真正实现“以理服人”,让思想政治理论走进学生的心里。实践性要求在议题设置方面从学生现实生活实践中出发,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热点、时政新闻等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理想信念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多贡献。议题式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需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实践议题中践行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的严谨性与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展现高中思想政治立德树人的价值。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推进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
通过上文叙述可知,新《课标》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在实际开展教学时,需要教师重视一些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参与其中,体现活动性学科课程特点。因为议题式教学具备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应用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契合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学要求,有利于推动这种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议题式教学通过设置相关议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议题讨论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践行理论知识,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同时,议题的设置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核心思想政治知识为议题活动基础,以具体的议题讨论活动为学生理论实践的载体,非常注重议题探讨中的师生、生生沟通与互动交流,最终总结形成各种结论,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议题教学活动的开展,真正实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总结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四大核心素养,其中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素养以及公共参与。在教学中有效运用议题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究其原因在于,在议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置相关的议题,创设活动情境,还可以开展讨论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参与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活动实践中完成自身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议题案例情境,成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结合具体的议题案例,纠正学生错误的看法与思想,以此来达到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总之,议题式教学通过创设相关的议题情境,开展相关的议题活动,引领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最终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于心,转化为自己的核心素养能力。
3.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议题式教学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教师具备丰富且专业知识底蕴,能够对高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深度解剖与分析,并将其与当前的现实社会联系在一起,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议题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学生解释各种思想政治理论成果。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对高中学生的性格特征、认知习惯方式有深刻的理解,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尊重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动契合高中学生的认知学习习惯,设计一些富有个性、创意的议题,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参与讨论兴趣,同时综合运用各种资源,丰富议题的内容与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发挥出议题教学的育人价值。再如,议题式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较强的理想信念,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确保议题设置内容的正确性,发挥出议题正确思想引领的价值。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议题式教学的案例分析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议题式教学的探索,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例进行分析。
1.以议题式理念为指导,理清内在知识逻辑
在正式开展议题式教学时,需要在议题式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核心知识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理清内在的知识逻辑,为后续议题设置、议题任务以及活动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人生的价值”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何为价值观,价值观具备的导向作用,阐明人是价值创造的主体,同时分析了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含义,探讨了如何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如何更好地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引导学生理解价值观对个体行为的导向作用,带领学生探索践行价值观的条件与途径,鼓励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创设议题案例情境,引领学生深度思考
本次议题情境创设采用了“总—分”结构,即先确定总议题,议题名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相关议题情境设置如下: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在该白皮书中,全面介绍了新时代下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当下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记录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事业成果。少年强则国强,生活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时期的中国新时代青年,该如何追寻并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在总议题情境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思考如何进行自我价值实现。随后,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如下内容,议题1: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何要成为追梦者?案例1:1996年出生刘付鸿锋曾经是一位餐厅服务员,后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特种兵梦”毅然参军入伍。2016年,刘付鸿锋参加总队狙击骨干培训,取得团体第二名。2018年,刘付鸿锋参加了第二届“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最终取得了个人狙击第一名,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枪王”,荣立了一等功,实现了人生逆袭。案例2:被人们称为“天才”的吴谢宇从中学到大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提前被北京大学录取。但本该有光明未来的他却沦为了“弑母案”的凶手,令人痛心。昔日的“北大天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的人生为何走向了走向黑暗?
通过上述议题案例展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相关理论知识,谈一谈案例中的人物为何会有不同的结局,这对我们未来的人生有何启发?在真实的案例情境下,学生有更多的话题内容可讨论并深度思考,这对完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3.创设趣味议题活动,引领学生进行思政知识实践
在实际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通过“议题+案例”的方式,借助发生在社会中的事情创造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广泛讨论外,还应考虑到议题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所以,在上述总议题设置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创设趣味议题活动,引领学生进行思政知识实践分享。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如下议题: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并为学生提供如下案例进行分析:南依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女孩,在历经十年寒窗苦读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后,又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在入学第一年后,南依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她选择与家乡的一名理发师结婚,并办理了休学手续在家待产。她的事迹在网络上传播后,引起了网友广泛的热议,有人认为,南依作为一名高才生,理应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是“草草结婚生娃”。但也有人认为,我的人生我做主,学业与家庭之间如果不能平衡的情况下,选择后者也无可厚非。该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关于个人选择、社会观念以及学业与家庭平衡的案例,如果你是本次事件的主人公,你该如何选择呢?教师通过借助上述议题案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辩论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展开辩论,更好地发挥出议题教学的作用。
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议题式教学的保障措施
1.进一步增强议题教学的研究力度
议题教学是新《课标》率先提出的一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应用实践的时间相对较短,即使对一些一线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所以,为了保证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顺利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议题教学的研究力度。一方面,需要相关专家学者提高对议题式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视,加强对议题教学方法实践的深度研究,形成更扎实的理论成果,为其后续在教学中的应用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高中名师团队也要加强议题式教学的研究,通过团队合作,吸收借鉴不同高中学校的教学经验,将议题式教学与多种课型结合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总结分析议题式教学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共享议题式教学经验,推动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顺利开展。
2.完善议题式教学实施条件
议题式教学作为一项相对新颖的教学方式,目前很多高中学校条件设施并不完善,不能全面支持该教学方法全面实施。所以还需要高中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议题式教学实施条件。比如,议题式教学方法实施对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高中学校改进教师评价制度,引入动态评价机制,从评价过程入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评价水平。又如,可以定期组织教学型教师与研究型教师围绕议题式教学展开沟通交流工作,促使不同类型的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完善议题式教学方法,推动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稳定实施。此外,还需要高中学校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比如丰富学校图书资源,完善网络设施,增加新媒体设备的开放力度,从而为议题式教学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价值。
3.提升学生参与议题式教学的能力
议题式教学的顺利实施,除了需要教师、学校的参与,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积极配合教师开展议题式教学工作,师生合作之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议题教学的价值。一方面,应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主动接纳议题式教学这种相对新颖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由于议题式教学开放性强,互动性高,且对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沟通交流等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还需要注重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有能力参与到议题式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教师加强帮助与引导,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多加鼓励,让学生能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营造互动、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议题式课堂教学的能力。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需要教师提高对该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该教学方法的特征与应用价值,同时还应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策略,推动议题式教学的落实,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议题式教学真正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扎根,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孔佳燕《议题式教学提升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策略分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第13期。
[2] 张俊才、张苧予《“三新”背景下高中政治课议题式深度教学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11期。
[3] 陈瑜《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三维路径》,《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7期。
(张恒祥,1976年生,汉族,甘肃会宁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