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要共建信任飞轮

作者: 庄惠芬

家校合作脱节,孩子成长遇阻,怎么办?达成共识、重建信任是关键。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组建,一所城郊接合部的学校加入进来。当时,这所学校的生源96%是随迁子女,来自15个省份8个民族。家长平时忙于生计,很少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上花时间。老师们也总是说,家长不配合、不理解、不支持……家校互动很少,学生习惯较差。怎么破局?

家校教育的价值共识

我们决定主动打开家校之间的物理边界。一开始,老师的建议是“帮”,希望家长帮忙组织活动,帮忙检查作业,帮忙教育孩子。结果,老师“笑了”,家长却“怨了”。我们意识到,家校的边界不是一厢情愿的物理切割,而是彼此先要形成教育共识。

经过再次讨论,大家提出开办“新父母家长学校”,通过育儿观念的改变、育儿能力的提升来改变家长的认知。结果,家长学校开班第一天,来了一群爷爷奶奶,学生的父母白天都在打工。我们当即改变策略,给家长发了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9.82%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办“家长夜校”。

很快,“家长夜校”开张了。双周五晚上,夜校座无虚席,来的大多是爸爸妈妈。不仅有家长,还有老师;不仅有大型会议,还有圆桌会议;不仅有妈妈专场、爸爸专场,还有亲子专场、隔代专场。渐渐地,家长的教育认知发生变化,和学校逐渐达成了共识:大家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于是,我们在每周五开设了晨光爸爸、故事妈妈课堂。家长们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与职业性质确定授课内容,包括生活技能、运动常识、传统文化等。第一天开课时,我见到一位爸爸趴在走廊窗台上快速写着什么,尽管写得密密麻麻,却难掩内心的战战兢兢。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家长们越发自信和从容,所讲内容扩展到了科学实验、理想教育等。孩子们很喜欢,对校外生活有了更多了解;家长们也很开心,借此更加了解教师的工作、学生的情况,家校联系更加紧密。

家校教育的价值叠加是家庭与学校在教育理念、方法和目标上达成共识。这种叠加并非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深度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

深度合作的信任飞轮

观念改变是开始,行动落地是关键。为此,我们非常注重与家庭的信息共享,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平台等方式,及时分享学生的成长动态与教育需求。

我和老师们一起去家访。第一次走进一个孩子的家庭时,孩子正趴在床上写字。这个家庭刚刚来这座城市落户,房间里没有一张书桌。回来后,我们开会讨论,一致认为能够改变这个家庭气氛的首先是阅读。于是,我们在集团发出了为随迁子女共建家庭图书馆的招募令,集团其他校区的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都可以参与共建家庭图书馆。活动一经发起,迅速得到了响应。我们搭建了一座阅读的桥梁,共建了100个图书馆。

图书馆有了,父母依然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怎么办?班主任老师又发起了“和大人一起读”项目。孙老师先预订了10本书,但自愿加入的只有两个家庭。她便带着书挨个家庭走访,最终成功吸引了10个家庭。

一学期下来,项目成果初现。在家长会上,参与活动的10个家庭做了生动分享,引起了其他家庭的共鸣。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进来,直到全部加入。在4年的阅读长跑中,孙老师这个班的阅读量达到每年人均50本以上,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在报刊上发表,还有的在市级作文比赛中得了一等奖。

通过坦诚相见的沟通与协作,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信任关系逐步建立起来,形成了信任飞轮。家庭和学校形成了角色互补:家庭侧重情感支持与价值观引导,学校侧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双方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

协同育人的飞轮效应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家庭与学校可以心无旁骛地共同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推动教育效果的持续提升。为此,我们开启了五大行动,包括常青藤绿化家庭行动、新父母家长夜校行动、紫藤花亲子行动、橙风铃书香家庭行动以及红丝带家庭互助行动。

本部家庭结对一位分校家庭,随迁子女在这座城市有了自己的朋友、伙伴与同行者。我们在分校建立了“绿化家庭的10个标准”,家校一起商讨哪些标准必须坚持,比如坚持阅读、陪伴,以及与孩子一样热爱学习、学会微笑等。

毕业生元昊的妈妈写来一封信,说她要向老师说声对不起。4年前,她非常排斥“和大人一起读”这项活动,觉得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未必有效果。没想到参与后,不仅孩子成绩提升了,自己和孩子的感情也增进了。亲子阅读逐渐从一个人的独唱走向了一群人的合唱。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家长的育人能力”这一概念。星河的孩子毕业时有毕业证,家长也有毕业证。首先是从适应能力、养育能力、支持能力、合作能力这4个维度考量和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督促他们不断成长。其次是在分校开设了“家长时间银行”。有两个时间,一是在小学6年要做60小时义工,二是在家长学校的216个课时中要选定48课时,才能拿到家长学校的毕业证书。

通过参与这些项目,星河分校的爸爸妈妈们真的成长起来了。很多孩子给爸爸妈妈发了奖状,并用心写了颁奖词:“爸爸是最佳的辅导员。”“我有一个最棒的爸爸。”“我有一个了不起的妈妈。”在这一片星河里,我们以成长为核心,让家庭、教师、家长的教育认知不断叠加,形成了一种教育的漩涡力量;把所有关乎儿童教育的元素都席卷起来,形成了一个信用飞轮效应,产生了无穷的教育力量。

从家长夜校的螺旋桨到协同育人的坐标轴,我们打开了家校的物理边界,靠近了家校的心灵边界。在我看来,家校教育认知叠加与信用飞轮的构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深度协作,我们才能够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