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面对“爱告状”的爷爷奶奶
作者: 谢际春她苦恼的是,为什么远在他乡的爸爸妈妈,只相信“告状”的爷爷奶奶,但不相信她。
Q:“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经常向他们问起我的情况。爷爷奶奶总跟爸爸妈妈告状,说我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其实我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可爸爸妈妈更相信大人的话而不相信我,我都要气死了。”
A:孩子,我特别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要叮嘱你,不管爷爷奶奶告状的内容多么与事实不符,也不管爸爸妈妈是不是相信你,你也不可以破罐破摔,放弃自己。比如有小朋友气不过就开始和大人较劲:你不是说我不听话吗?你不是说我不学习吗?那我就真的不学习、不听话给你们看看!这样的做法也许可以解一时之气,但结果会是两败俱伤。大人只会更着急上火,而你付出的代价更大—失去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失去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
也许你听过一句话“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虽然你还小,但我相信你能明白这个道理。一旦你领悟了它,你的情绪就会平复下来。当你冷静下来,才有可能对事、对人产生比较客观的看法。另外,对于爷爷奶奶批评(告状)的行为,还有另一句名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以应用。当然,这连许多大人都做不到,因为批评经常会让人本能地认定是对自我的攻击而产生抵触,之后被受批评后的情绪所困,所以只有心理强大的人才能不感到受伤。你还小,不必强求自己马上做到,但可以慢慢朝心理强大的方向努力。
说完事,再来说人。爷爷奶奶是事件的“发起人”,了解他们的动机可以从源头上处理此事。
如果你感到他们是真心为你好、想敦促你更上进,你可以告诉他们,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你最反感他们总告状;提醒他们多关注你做得好的地方,多夸你才会进步。
如果他们是想向你的父母邀功,用你的“不听话、不好好学习”来彰显他们照顾你的辛苦,这时候你默默听着就可以啦。
又比如,他们习惯批评、挑剔、指责人,或者他们生活困苦,总是心情不好,待人对事都是负面的态度等,作为小孩子的你没有能力改变他们的困境或性情,这种情况下争辩无用,就采取上面所说的听而不闻的态度,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然也有可能是你真的很调皮,爷爷奶奶管束不了你,只得求助你的爸爸妈妈。如果是这样,你就要敢作敢当,不怕挨说;或者选择改变—好好学习。
至于爸爸妈妈,只要不糊涂,作为成年人还是很容易分辨事情原委的。你不要当着爷爷奶奶的面反驳—容易被当作狡辩,但可以私下告诉他们你的委屈,然后用事实(比如成绩单)说话。事实胜于雄辩,而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信任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