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磨牙,是病吗

作者: 曹烨

晚上睡觉时磨牙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夜里磨牙经常被家人听到,第二天一家人说起来,多半会当成一件趣事。很多人都觉得夜里磨牙是一个小毛病,并不会认为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但也有夜里磨牙严重的人,半夜咬牙咬到牙齿酸痛,早上起来肌肉僵硬,甚至下颌关节出问题,张不开嘴。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夜磨牙这种症状,问题严重时,需要及时治疗。

牙齿的隐形杀手

磨牙症是一种全年龄段常见的健康问题。据文献报道,成年人磨牙症的患病率为8%~31.4%,儿童磨牙症的患病率为3.5%~40.6%。两性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但磨牙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指出,磨牙症是一种重复性的下颌肌肉活动,特征是牙齿的咬紧或研磨,或下巴不自主地用力。磨牙症既可发生在清醒状态,也可发生在睡眠中,分别被称为清醒磨牙症和睡眠磨牙症,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夜磨牙。

磨牙症可以有磨牙声,也可以没有磨牙声。很多患者在磨牙时表现为“牙关紧咬”,不发出声音,这类磨牙症往往更不容易被发现。发生在睡眠中且不出声的磨牙症,堪称“牙齿的隐形杀手”。

磨牙成为疾病的条件

判断磨牙是不是一种病,要看它是否引起了其他症状。如果仅存在磨牙活动,没有引起其他问题,就不属于疾病范畴。如果磨牙导致其他器官或结构出现问题,那就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了。

夜磨牙,是病吗0

磨牙症的第一受害部位是牙齿。尽管牙齿是人类最坚硬的器官,但“水滴石穿”,磨牙症会导致牙体组织快速损耗、劈裂、折断,严重时还会引起牙本质过敏、牙神经暴露。

磨牙症的第二受害部位是关节和肌肉。长期夜磨牙会加重面部关节负担,诱发关节绞锁、开口受限或疼痛。我们在不吃饭、不说话时,关节和肌肉本应放松休息,但磨牙症的存在,就像每天逼着你负重跑步,会让关节和肌肉苦不堪言。磨牙时产生的压力会导致关节和肌肉酸胀、疲劳、疼痛。长期严重的磨牙活动还可能导致咬肌肥大,出现“大方脸”。

磨牙症的病因复杂

夜磨牙的病因较为复杂,目前还没有定论,比较明确的病因之一是精神心理因素。曾有专家共识指出,磨牙症与焦虑、压力、应激有确切关系。比如,考试前或加班后,患者往往会觉得磨牙症状更明显。

另一个比较明确的因素是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加重磨牙症状或增加发病率,如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震颤麻痹药物等。

吸烟、酗酒及过量摄入咖啡因,也被认为与磨牙症的发生有关。某些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也会对口腔组织产生刺激,诱发磨牙症。

磨牙症该如何确诊

根据专家共识,磨牙症的诊断要结合患者自我报告、医生临床检查和仪器辅助检查三个方面。

首先,如果你怀疑自己有磨牙症,可以关注以下几个症状:睡眠中是否感觉到牙齿磨动或紧咬;早上起床时是否出现面部肌肉酸痛、关节卡住、张嘴困难等情况;牙齿是否存在快速磨损或敏感症状。如果没有这些症状,但仍怀疑有磨牙症,就可以请家人留心听一下晚上是否有磨牙声。

如果存在相关症状或证实有磨牙声,建议尽快就医。医生通常会根据牙齿损伤、肌肉关节压痛、头痛等信号,来判断磨牙症的严重程度。如有必要,医生会使用专用检查手段,如磨牙诊断片、便携肌电装置等来明确诊断。由于严重的磨牙症对口腔组织有潜在的影响,患者一旦确诊,就要积极配合治疗。

磨牙症的治疗可以从口腔治疗和心理治疗两方面入手。口腔治疗主要通过使用专业治疗工具,减少磨牙对牙齿、关节、肌肉的损伤,属于“治标”。口腔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咬合板,咬合板分为软性和硬质两种。软弹性咬合板适合轻度磨牙患者,可在需要消除磨牙声时佩戴,也可作为磨牙症的诊断工具。心理治疗则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来减少磨牙,属于“治本”,但时间成本较高,需要患者积极配合。

磨牙症的常见误区

误区:补钙或吃硬物能治疗磨牙。

2021年,有一项研究对比了50个夜磨牙症患者和50个正常人的钙摄入量和维生素D水平,并指出夜磨牙症与维生素D缺乏和钙摄入量低有关。因此,当钙摄入量不足时,适当补钙可能有助于治疗磨牙症。但对于钙及维生素D摄入正常的人来说,补钙对治疗磨牙症并无明显效果。

吃硬质食物也不能治疗磨牙。磨牙活动已经加重了患者牙齿和肌肉、关节的负担,如果再咀嚼硬物,可能会加重牙齿磨损和咀嚼肌、关节疼痛的症状。

误区:磨牙不痛就不用管。

磨牙症是一种长期存在、具有累积效应的疾病,会对关节、肌肉和牙齿造成进行性损伤,类似于慢性牙周炎。在初期,患者往往没有自觉症状,但当症状出现后,往往说明疾病已经进展到一定程度。所以,发现磨牙后,患者要尽快就医。

误区:磨牙症患者看口腔科就够了。

口腔科可以明确磨牙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需要干预治疗,医生会采取措施保护患者的牙齿,但并不能帮助患者结束磨牙的动作。如果磨牙严重,患者应及时看心理科,疏导压力,从源头上治疗磨牙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