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的孩子,可能只是在逃避

作者: 孙丽

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常以“佛系”自居。他们不肯努力,不愿意进行过多人际交往,也不怎么参与竞争,凡事随遇而安、无欲无求,对待学习也是得过且过。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家长不免为这些孩子感到担忧。“佛系”的孩子是否可以适应未来的生存方式?孩子们持“佛系”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佛系”不是一味逃避

近年来,心理学领域的大量研究证实,孩子在未成年时期学习倦怠,做事随心所欲、放任自流,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动力和激情,会影响其自信心、情绪管理、意志力、行动力,以及自我成就感的良好发展,还容易使其丧失斗志,缺乏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引发不良情绪等。

这里的学习倦怠、放任自流等,可能会被一些家长和孩子误以为就是“佛系”、心理韧性较强的表现。但“佛系”的概念应是积极的包容和松弛感,而不是一味逃避。

要警惕处在成长期的儿童青少年不恰当地认识和使用“佛系”的态度。

我们需要了解“佛系”心态背后的心理学原理,科学引导孩子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塑造良好的意志力。

警惕几种“佛系”行为

学习得过且过 有些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竞争意识,对待成绩也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学习缺乏积极性。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很难在学习上取得进步,难以培养出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社交一再退让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孩子总是默默吃亏、跟着别人的意见走,看似平和、退让,实际上是缺乏主见和表达的勇气,在社交中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可能会被他人忽视,难以建立平等互惠的人际关系。长期下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会受到打击,进而影响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

凡事轻言放弃 有些孩子不但没有学习兴趣和爱好,而且缺乏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当遇到挫折时,他们容易选择放弃,而不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抗挫折能力的不足,会使孩子难以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影响成长和发展。

“佛系”的孩子,可能只是在逃避0

帮孩子寻找动力和价值感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表面“佛系”实则逃避的孩子,家长不能放任自流,而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帮助。

1.建立信任与尊重的关系

家长要信任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务。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尊重孩子的意愿、兴趣和选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在与孩子交流时,保持平等和尊重的态度,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培养合作意识 告诉孩子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与他人合作,分享知识和经验,而不仅仅是与他人竞争。通过合作,孩子可以学会团队协作,同时也能在合作中感受到竞争的乐趣和意义。

强调个体差异 帮助孩子理解每个人的才能和兴趣都不相同,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盲目地与他人进行比较。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重要的是发挥长处、不断提高。

打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创建一个支持和鼓励孩子学习的环境,重视努力和进步,而非仅仅关注成绩和排名。家长可以通过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3.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关注努力过程 少对孩子说“你真聪明”,多说“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了,真棒”。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努力和进步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单纯看天赋或成绩。

让孩子明白失败不可怕 让孩子明白失败也有意义,犯错是人生的必修课。通过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失败经历,孩子能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勇敢面对挑战。

4.提供实践机会和自主空间

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打扫房间、做饭等,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和家庭,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性。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如兴趣班、社团活动等,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提高自主性和独立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5.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家长的行为和榜样作用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孩子在成长阶段,总会观察父母的一言一行和处事方式。父母要给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学习和成长。

6.有策略地培养良好习惯

好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长期培养。家长可以做好计划,给孩子一个“脚手架”,让他更容易攀登到好习惯的台阶上。例如,想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可以每次出门都带上孩子喜欢的书,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想让孩子养成吃蔬菜的习惯,可以先端上孩子通常不喜欢吃的蔬菜,让他在食欲较好的时候先吃完;想培养孩子按时睡觉的习惯,可以规定好家庭作息时间,把睡前15分钟作为亲子欢乐时光。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家长在面对“佛系”的孩子时,要及时区分是“佛系”还是逃避,帮助孩子培养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