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胰腺可能在服“消化苦役”
作者: 陈光彬凌晨的急诊室里,32岁的外卖小哥阿杰蜷缩在病床上,面色苍白。7小时前,阿杰和同事吃了一顿火锅,而此刻,他感觉仿佛有把烧红的铁钳在他肚子里翻搅。“我就多吃了几片毛肚……”他嘟囔着,完全没意识到自己血管里正上演着一场“奶茶暴动”——淡黄色的油脂把他的血液搅成了“珍珠奶茶”。CT扫描仪上,阿杰的胰腺像是被撒了一层盐粒,医生们管这叫“雪花危机”。
过去5年,医院里这样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连续加班后暴饮暴食的程序员、哺乳期疯狂进补的新手妈妈、日常把奶茶当水喝的“00后”……这些“舌尖上的冒险家”,正在用自己的身体验证一个可怕的公式:放纵的食欲=失控的胰腺。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场胰腺危机呢?
看懂身体里的“厨房事故”
想象你家的厨房突然爆炸会是怎样的情形,这就是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本质。当我们享用饕餮油脂大餐时,肝脏这位老实的“厨师”被迫超负荷工作,把多余的油脂做成“珍珠奶茶”再倒进血液。当这些“珍珠”,也就是乳糜微粒浓度超过血管警报线(5.65毫摩/升)时,胰腺的毛细血管就像被堵住的下水管,消化酶这种“超强清洁剂”就会开始腐蚀自家管道。
接下来,就是身体报警“三部曲”。
油管堵塞 比头发丝细50倍的毛细血管被油脂塞满,这种情形就像是用吸管喝冻住的珍珠奶茶。
厨房泄漏 被困的消化酶会腐蚀胰腺,1克消化酶酶液能分解4千克蛋白质。
殃及邻里 漏出的消化酶酶液可能引发全身炎症风暴,这就好比是点着了鞭炮厂的库房。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是医学专用术语,是身体内部甘油三酯过高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会导致患者体内出现血栓,从而影响到胰腺的循环,对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餐桌上的“扫雷秘籍”
1.识破美食伪装。
很多商家宣称自己的产品“零反式脂肪酸”“纯天然”“低脂健康”,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比如,有的麻辣烫汤底添加了植脂末,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号称“儿童专用”的调和油真实成分是棕榈油,长期食用会影响血脂健康,加重代谢负担;沙拉碗里的牛油果、牛油果酱看似绿色健康,但牛油果是一种高能量、高脂肪水果,吃太多也不利于健康。
应对策略:一方面要选对食物,心里的“食物警报系统”不能罢工;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如使用空气炸锅做薯条可以控油,使薯条的脂肪含量减少;用锡纸烤鱼代替红烧,鱼肉自带焦香免去浇油;吃火锅时先涮蔬菜,如莴苣、娃娃菜等,给肠胃穿上“防弹衣”。

红灯食物:动物脑、奶油等能量较高,要尽量减少食用,猪脑的胆固醇含量是肥肉的24倍。
黄灯食物:坚果对身体有益,但每日需适量食用,10克左右即可;深海鱼有营养,但烹饪时最好清蒸,避免摄入过多脂肪。
绿灯食物:如魔芋凉皮、西蓝花等,都是低能量食物,还能提供高饱腹感。
2.解码身体的“危险暗语”。
你以为身体没有疼痛就代表健康吗?身体的狡猾程度堪比谍战剧:饭后打嗝可能是消化酶告急的信号;腰带扣后移两格藏着玄机,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就是危险信号;清晨的眼皮浮肿或许是血脂在膨胀,提醒你必须警惕起来。

应对策略:在厨房放置一个食物秤,如成年人食用油每日限额25克,食盐每日不超过5克等;15分钟“暴走急救”,即每天坚持4组30秒开合跳,结合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促进全身燃脂。
3.给血管喝点“消脂凉茶”。
在生活中,为了消脂,您可以尝试以下“三剑客”。
绿茶:其含有的儿茶素能够提高身体的代谢率,消耗更多的能量。
生姜:其含有的姜酚有抗氧化、抗炎功效。
山楂:促进脂肪消化,辅助降血脂。
4.危急时刻保命口诀。
涮火锅后出现上腹痛、背心痛、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左侧卧,身体卷成虾米状,减轻胰腺张力;禁食禁水,等待专业救援。
当我们学会科学饮食后,胰腺才能从“消化苦役”中解脱,继续谱写生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