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诺如病毒这个“狠角色”
作者: 魏仲秋 曾玫春季不仅是花草树木的“主场”,也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儿童更是诺如病毒的易感人群。面对来势汹汹的诺如病毒,我们应该主动了解它:诺如病毒究竟从哪儿来?又该如何防范?揭开诺如病毒的“神秘面纱”,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暴发性胃肠炎的祸首
1972年,科学家首次通过免疫电镜的方法,从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一位非细菌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诺如病毒。别看诺如病毒个头小(直径只有27~35纳米),它的“战斗力”可不容小觑。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一种无包膜的单链RNA病毒,能在极端环境下顽强生存。它分为10个基因群和49个基因型,其中GⅠ、GⅡ和GⅣ感染人类。GⅡ群中的GⅡ.4型是最常见的“狠角色”,不仅引起的症状相对较重,而且容易变异和重组,可以引发大流行。2006年,GⅡ.4- 2006b在欧美国家、日本引起大范围流行。
欧美国家的监测数据显示,自2021年之后,长期流行的GⅡ.4型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2023~2025年,GⅡ.17型在欧美国家占据绝对优势,成为暴发性胃肠炎的祸首。
感染诺如病毒后,症状虽然“来去匆匆”,但诺如病毒的“威力”很大,会在病程中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潜伏期 通常持续24~48小时,最短的潜伏期可短至12小时,最长不超过72小时,诺如病毒就会“发威”。
典型症状 诺如病毒引发的每一种症状都会令患者极度不适,如恶心、呕吐(非血性)、水样腹泻(非血性)、腹痛,有的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和全身不适。婴幼儿腹泻更常见,多伴有呕吐。
持续时间 患者的症状常突然发作,一般持续48~72小时。患者发病后1~3天排毒最强,约50%的患者1周后仍在排毒,26%的患者发病后3周还在排毒,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排毒时间较长。
无处不在的“隐形刺客”
诺如病毒的传播方式多样,堪称“无孔不入”,若人暴露在诺如病毒环境中,继发感染率高达40%。此外,诺如病毒能够“超长待机”,在环境中非常稳定,常见消毒剂如酒精,也奈何不了它。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粪口传播 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或手传播。
气溶胶传播 当感染者频繁呕吐或腹泻时,会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密切接触者只需吸入10~100个病毒颗粒就会被感染,这也是诺如病毒传播如此迅速的原因。

接触传播 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接触口鼻,会让病毒“乘虚而入”。
诺如病毒特别喜欢“扎堆”,以下场所是它的“重灾区”。
餐馆 食物被污染后,容易引发大规模感染。
学校和幼儿园及托儿所 孩子们手卫生意识较弱,容易通过接触传播。
医院和养老院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且病毒传播速度更快。
游轮和度假村 人员密集、空间封闭,是诺如病毒的理想传播地。
核酸检测可“侦破诺如”
诺如病毒感染者的血常规、粪常规的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也可轻微升高,但以呕吐起病者可出现血常规白细胞反应性升高。因其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如轮状病毒、腺病毒等非常相似,患者需要通过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来确诊。
抗原和核酸检测是检测诺如病毒的两种方法。抗原检测速度快,但特异性较高、灵敏度低,且需要采集新鲜粪便和呕吐物。核酸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高,不仅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测诺如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核酸检测不仅可以检测粪便和呕吐物中的病毒核酸,还可以直接采集肛拭子进行检测。
感染者需要警惕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医生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尤其需要及时纠正脱水。
居家休息 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无须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
补液支持 轻症感染者可口服补液盐,补充呕吐和腹泻消耗的水分和电解质。频繁呕吐或严重腹泻者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血气、血生化等检查,评估脱水程度、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程度,进行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补充电解质,预防脱水引起休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如果出现严重脱水,需要及时就医。
诺如病毒“最怕”科学消毒
虽然诺如病毒对常见消毒剂不敏感,但它并非无懈可击。以下几种消毒方式对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有效。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是对抗诺如病毒感染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处理被感染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品时,建议使用浓度为5000~10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以达到最佳的灭活效果。
高温消毒 对于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毛巾、衣物等物品,高温消毒是一种简单且高效的方法。将被污染的衣物煮沸30分钟或使用蒸汽熏蒸消毒,可以将病毒彻底灭活。
紫外线消毒 使用紫外线灯对居家环境进行消毒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紫外线能够破坏病毒的遗传物质,抑制其活性,降低传播风险。
目前,还没有可以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尽管这种病毒狡猾多变,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1.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七步洗手法”,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注意,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或消毒湿巾反复擦拭手部无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2.保障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透的食物,蔬菜和瓜果等要彻底洗净,不吃不洁的贝类海鲜。
3.隔离患者,避免传播。诺如病毒感染者应居家隔离,康复后3天内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与家人分餐进食。患者不要做饭或照顾老年人和幼儿,以免传染他人。
4.环境消毒不可少。使用含氯消毒液清洁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清理污物时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