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面青春期的“声音革命”
作者: 王华 王桂香嗓音通常被认为是人们的“第二面孔”,每个人的声线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渴望拥有优美动听的天籁之音。人的一生中,每个年龄段的嗓音都会有所不同。在所有阶段中,青春期的嗓音变化最为明显,孩子们的声音会由天真稚嫩的童声转变为浑厚圆润的成年人声,完成一场“声音革命”。所以,在青春期保护好嗓音,是日后拥有高“言”值的关键。

变声期会有哪些明显变化
儿童时期,男孩和女孩的喉部结构相似,所以我们听童声分辨不出性别。在青春期早期,垂体腺开始分泌促性腺激素,喉是性激素的靶器官。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喉体快速生长,男生变化更为明显。
男生体内会合成大量雄激素,甲状软骨增大并向前突出形成喉结,性别差异出现。其声带长度增长至17~23毫米,是儿童时期的两倍。声带的肌肉层变厚,音调降低一个八度。女生则仅分泌少量雄激素,所以变化没有那么明显。青春期女生的声带会轻度增厚,拉长约1.3倍,长度达12~17毫米,音调降低3~4个音阶。
与此同时,声带组织学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如声带黏膜层增厚、肌纤维弹性增加。青春期孩子的喉部还容易出现声带充血、水肿、声门闭合不全等情况,部分孩子可表现为发声嘶哑,嗓音粗糙,音调不稳定,发声持久力差,音域变窄等。这些都只是暂时现象。到变声期后期(16~17岁)即进入稳定期,声带的分层结构基本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声韧带发育成熟,功能也接近于成年人,嗓音异常就会缓解。
变声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短则五六个月,长则一两年。男孩的变声期一般在14~16岁,18岁左右完成变声;女孩在13~15岁开始,16岁左右结束变声。
青少年易发的嗓音疾病
虽然有些症状是青春期的暂时现象,但变声阶段确实容易发生几种嗓音疾病。
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是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也被称为歌唱者小结或喊叫小结。儿童、青少年是声带小结的重点发病人群,多由过度用嗓或发声不当导致声带边缘机械性损伤所致。发病时,双侧声带前中1/3黏膜处出现对称性突起,有了这个小突起,声带就不能很好地闭合,导致出现声带漏气、声音嘶哑等症状。
早期声带小结患者在休声的基础上,可以口服清热利咽、活血散结的中成药来改善症状。如果孩子有发声不当行为,可以接受嗓音行为学干预,效果也不错。儿童及青少年的声带小结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变声期后大多可自然消失。
青春期假声
青春期假声属于功能性嗓音障碍。有的孩子变声期持续时间过长,在青春期发育后仍维持高调的童声,声音尖细,声调不稳定,但第二性征、喉部及声带结构发育正常,这种症状被称为青春期假声。变声期间,有的孩子喉部软骨与声带等软组织发育不平衡,声带周围肌肉过于紧张,就会出现高音走调或怪音。由于男生在青春期的喉部发育变化较女生明显,所以更容易出现青春期假声。
青春期假声如果得不到正确干预,有可能会对患者的社会交往、学业、性格产生负面影响。目前,治疗方式主要是嗓音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极少数顽固性青春期假声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方式治疗。
科学护嗓的建议
1.每天控制发声时长在1小时内,避免声带疲劳。
在变声期,孩子的声带常处于轻度充血、水肿状态,喉部有黏性分泌物,所以要避免长时间高声说话和唱歌。KTV飙高音、运动时边跑边嘶吼等行为,会让声带剧烈碰撞,严重者可导致声带黏膜下出血。
平时说话保持音量适中,连续用嗓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每日总发声时长最好控制在1小时内。呼吸道感染期间,要避免频繁清嗓和剧烈咳嗽,如果感觉咽喉部不适,可小口喝温水或用吞咽动作缓解。女生在月经期间,更需减少用嗓。

2.正确饮水,减少刺激性饮食。
保证每天摄入1500~2000毫升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保持喉部湿润,但要避免喝过冷或过烫的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喝冰饮,“冰火两重天”会让喉部血管急剧收缩,让声带瞬间失去弹性。调查显示,长期喝冰饮的学生,其声带充血概率是普通学生的2.3倍。
摄入含有丰富胶原蛋白、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钙质的食物,可以为喉部软骨和声带的健康发育提供充足营养。孩子们要少吃油炸、干燥、刺激性食物,减少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严禁吸烟、喝酒。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防止胃食管反流引起反流性咽喉炎。
3.保持充足睡眠,注意颈部保暖。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中高考阶段,学业压力大,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更要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若长期熬夜,声带会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同时,熬夜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感冒、过敏性疾病、咽喉炎等疾病反复发作,也会引发声带炎症、声带充血闭合不严和声音嘶哑等症状。
建议每天坚持有氧运动15~30分钟,增加肺活量,锻炼呼吸肌,避免反复呼吸道感染。注意颈部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冬季要避免穿低领衣物,必要时佩戴口罩,保持咽喉部的湿润和温暖。
4.保持良好体态,练习腹式呼吸。
变声期也是长高期,孩子要避免含胸驼背。发声时,要有良好的坐姿和站姿,保证气道通畅。可以练习腹式呼吸,利用腹肌的力量控制气息稳定输出,保持声音的稳定性,避免声带疲劳。保持心情愉悦,说话不要过急,防止声带黏膜损伤。
5.规律冲洗鼻部,积极治疗鼻炎。
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天气情况下,或是花粉季,规律使用海盐水冲洗鼻腔,可以保证鼻腔通畅,减少鼻后滴漏,纠正不良呼吸习惯。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可有效降低声带损伤风险。
6.出现声音问题,及时就医。
孩子如果出现声音嘶哑超过两周,通过休声不能缓解,或者声音嘶哑逐渐加重,伴有呼吸困难,进食饮水呛咳,就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家长、老师要引导青春期孩子正确认识变声期,了解声带的解剖知识,掌握嗓音保健小常识,同时提醒孩子避免高强度用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