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网络预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剑宇)

深度报道:网络预言0

尼葛洛庞帝说……

“1美元电脑……”1月8日,第二次来到中国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北京预言说,最终将出现1美元的电脑,该电脑用印有电路的特殊纸张制作而成,用完即扔。作为一个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奔走全球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上网,1美元的价格是达到人手一部(张?)电脑、人人上网的理想选择。

尼葛洛庞帝预言中国大陆的因特网将比日本等亚洲地区发展得更加迅速。因为中国对教育高度重视,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有很高的责任心。在中国,阻碍因特网发展唯一的原因是电脑价格和因特网接入价格。“因特网发展的一个阻碍是通信成本过高。一般说来,最糟的电信系统往往也是最昂贵的电信系统,这在全球各地概莫能外。在非洲打一个本地电话一小时平均需要10美元,而打一个长途电话一分钟平均收费10美元。我们主张按定量收费,在欧洲地区几乎所有的电话公司都按时间收费,而这种收费政策同因特网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我希望中国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尼葛洛庞帝说。

尼葛洛庞帝是以“搜狐天使”的身份来到中国的。按照西方风险投资的惯例,第一个投资的人物被称作“天使”。1996年10月尼葛洛庞帝与爱德华·罗伯特共同投资22.5万美元,张朝阳用它创建爱特信公司,进而创办了“搜狐”网站,所以尼葛洛庞帝被称为“搜狐天使”。“搜狐天使”的到来无疑是“搜狐”促销的一个好机会,人人都会想到那是尼葛洛庞帝投资的公司。

没有尼葛洛庞帝的第一笔投资,也许张朝阳还将继续寻找一段时间。但是当“搜狐”开张之后,尼葛洛庞帝对“搜狐”的预言,或者是其他人对“搜狐”的预言,或者是所有人对因特网的预言,却支撑着现在“搜狐”或因特网生存的现状。很难想象没有哪一天人们不在关心因特网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生活,飙升的网络公司的股票也靠人们对因特网的预言支撑着。因特网勾起了人们的想象力,这股想象力非同小可—它可以折换成现金。

1月8日晚上,在搜狐公司与《中国计算机报》举办的中国IT界高峰会上,尼葛洛庞帝讲了一个预言故事:MIT前校长威斯纳把电视的发明人介绍给美国总统肯尼迪,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位通过电视竞选产生的总统。当时肯尼迪的对手尼克松比肯尼迪更富有政治经验,但年轻英俊的肯尼迪却通过电视赢得了选民的投票。威斯纳对肯尼迪说“这位是电视的发明人,是他帮助你当选了美国总统”。然后尼葛洛庞帝指着张朝阳说:也许20年后,有人会用同样的口吻介绍张朝阳,是他把人们带入了因特网,虽然“搜狐”现在提供的内容并不令人满意。

“搜狐”的目标是2001年在美国上市,对此感兴趣的记者问张朝阳:“你会成为中国首富吗?”张朝阳说:“希望会吧。”

预言与寓言

“亚马逊(Amazon.com)”是因特网上最著名的图书和音像制品销售公司。如果人们认为像Yahoo这样的公司完全靠访问率和知名度在股市上赚钱让人有点不放心,那么一个网络零售公司的情况怎么样呢?

进入“亚马逊”的网站之后,顾客按照要求键入想买的书名“The Catcher in theRye(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亚马逊”很快给出了报价:Mass Market Paperback公司1991年的版本售价是4.79美元,比正常标价节省20%(1.2美元);Hardcover1951年的版本则需17.5美元,但仍然比书上的标价节约30%(7.5美元)。无论哪个版本,“亚马逊”在接受订购以后2~3天内负责将书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很像一个经典的电子商务模式:一个价值50美分的土豆经过运输、储存、销售渠道之后到达厨娘手中的价格是3.5美元,而电子商务则有可能让消费者买到价值50美分的土豆,中间商的“盘剥”被因特网消解了。

1月5日“亚马逊”宣布从1998年10月到12月共卖了价值2.5亿美元的商品—大约是1997年全年销售额的4倍,比股市分析家最乐观的预测高了50%,但是数字里没有包括为新增加的100万个用户所付出的折扣和服务费。1月4日“美国在线(AOL)”宣布的数字更加惊人,它说整个假期顾客在其网站消费了12亿美元;或者按照华尔街的说法是购买的人次有1500万,每人次平均消费80美元。

“亚马逊”自1997年5月开张以后,4个月之内销售额翻了两番。随之“亚马逊”股票公开上市之后股价攀升,股价攀升又令其网上书籍销售额大增;销售额增加的结果是,股票价格涨得更高,而股票价格上扬又带来了更大的销售额……虽然“亚马逊”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盈利,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它的股票在两周之内从每股126美元涨到210.3美元。投机者的赌博心态使他们进入了一个循环:销售额增加—股票上扬—销售额再增加—股票再上扬,如此循环不已。这种没有牢靠基础的循环让人心惊肉跳,但既然因特网给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赚钱机会,人们相信它也能为这个循环找到皆大欢喜的答案—由预言家来提供佐证。

另外一家网络搜索引擎Infoseek与迪斯尼联合开办的Go Network网站问世前夕,Infoseek的股票于1月11日狂升了60%。Infoseek自去年6月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发Go Network,当时迪斯尼公司同意以7000万美元现金和它在网站设计公司Starwave中占多数的股票来购买Infos-eek43%的股票。

股市狂涨的结果就使得网络公司的成长故事成为网络预言的一个又一个的寓言,不太像真的却是事实。网络公司新贵们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加刺激,因为世界首富只有一个,而这么多的亿万富翁以比盖茨更快的速度致富无疑更有诱惑力。1998年12月1日成立的“新浪网”计划在2000年上市,比“搜狐”早一年。无论是“新浪”的股东或者是其他什么人,对此都有一点迫不及待。

1999的预言……

《Time Digital》对本世纪最后一年的IT行业有如下预言:

1998年因特网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上网人数爆炸,硬件更加便宜,上网费用也在降低。“因特网”的广告在美国每5分钟在电视里出现一次,每个人都在“网”中。但是这些数百万的新网民在网上找到了什么?有经验的网民知道那里有什么东西:电子邮件泛滥、不可靠的信息、难以忍受的下载慢速度。1999年过于发热的网络股票将下跌,电子商务在1998年年底往上蹦了一回,但是它还会回到原来的水平。人们在网上买到了什么?有人打趣说:“我买了一个猪肉罐头。”

苹果公司推出的iMac电脑在开始的139天里令人羡慕地卖出了80万台,iMac的蓝玉外型变得像一种病毒在PC界流传开来,老板们开始强调电脑的外型和颜色。正如汽车厂开发的新车型的外貌将与它的引擎以及安全设施一样重要,顾客们想与众不同—即使内部结构一样,外表却必须是标新立异的。很快,就像“网络朋客(cyberpunk)”作者威廉·吉布森的预言:为顾客度身定制的电脑会像洪水一样涌出来,电脑的周围按照顾客的要求装饰着昂贵的樱桃木和皮革。

深度报道:网络预言1

如此等等……

当然这样的幽默人们会心一笑就抛之脑后了。对于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先生和他的媒体实验室做了最多和最先进的尝试,并作了很多前瞻。比如尼葛洛庞帝1998年12月在《连线》杂志(WIRED)撰文说:电脑最终都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尼葛洛庞帝的意思是无处不在的电脑起到了它的作用之后,将不再像现在这样霸道地占据着桌子或膝盖,就像科幻电影一样物品具有意识而你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许到那时人们也感觉不到因特网的存在,但是他(她)可以随时从“网”上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如何达到尼葛洛庞帝的理想世界?人们注意各种公司的动作,关于网络和电脑公司的各种预言都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特别是当因特网还不成熟的时候,人们有理由认为“亚马逊”应该不赢利,人们等待的不是一个现在赢利但很微薄的小家伙“亚马逊”,而是……虽然还不清楚,但是人们都知道那些预言。 张朝阳搜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