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风险,塑造英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

挑战风险,塑造英雄0

金钱的力量

回家过年的大四学生心情可能并不十分轻松。前不久,国家权威部门发布消息,今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实,在任何时候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都不会太容易。美国每年有100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抱怨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

毕业生的难题成了两伙年轻人创业的契机。一个是旧金山的格雷·阿尔伯特与斯蒂芬·皮乐克创办的“胆怯的脚步”;一个是纽约的哈玛德兄弟与朋友马克·奥德曼成立的“秘室报告”。

他们雇用记者走访诸如投资银行、高科技、管理咨询等被毕业生向往领域内最大的雇主。他们的报告会提供企业文化、行业前景、任职期间福利、一个典型的工作日是什么样子等等信息。一份针对大公司的报告会长达50页,售价25美元。两家公司的销售方式完全一样,通过电话和网站得到订单,与大学就业中心保持密切联系,给在校学生提供最高40%的折扣。

“秘室报告”规模要大一些,他们走访更多的大公司,但也不忽视众多的小企业。他们与500家大学就业中心建立联系,而“胆怯的脚步”的关系户只有150家。他们的报告也更生动,不厌其烦地提供各种细节。但是从经营业绩上讲,“胆怯的脚步”是现在的赢家。1997年销售额75万美元,去年收入150万美元。而“秘室报告”1997年15万美元的销售难抵各种开支,利润为0,去年情况略有好转,有近10万美元进账。

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大的悬殊?1996年,“胆怯的脚步”获得100万美元“天使投资”,现在他们正寻求下一个100万的风险投资,而“秘室报告”急需的资金却一直没有着落。

天使在哪里?

风险投资、种子基金、天使投资等等严格来讲算不上新鲜的词汇,在1998年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人们的耳畔。清华大学持续了数月的“创业计划大奖赛”正好应景,吸引来校内外众多关注的目光。

该项赛事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199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的创业竞赛,获得好名次并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获奖者很有可能从此开始事业的起步。到目前为止,这项比赛的获奖者至少创办了30个公司,吸引投资4300万美元。

仅从项目成员、构成上,就可看出参与者务实的态度。例如“邦达”项目成员,除了来自工程、电力电子、食品专业的工科学生,绝大多数来自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其中工商管理硕士又占了2/3。另外还有外聘的法律顾问、营销顾问和技术总监。

“邦达”绿色净菜机最后获得大赛一等奖。但临近期末,该项目成员、经管学院MBA高国栋谈起时却流露出几分黯然:“最初我们的确是想通过这次比赛把创业计划变为创业的事实,但现在看来条件并不成熟。下学期我们的成果将参加拍卖,由人一次性买断技术,可能是这次参赛最好和最终的结局。”

主持这次拍卖的北京新生代资产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军给予“邦达”项目极高的评价:“我们这次拍卖就是要改变以往流于形式的科技成果转换方案。所有拍品都要经过精细的筛选和深入的包装。大奖赛进入决赛的有15个项目,我们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挑选。标准有两个,一是技术上的先进性;二是现实的转化意义。‘邦达’绿色净菜机在这两项上有很强的实力。”而拍卖形式并不限于一次性转让使用权,“新生代”还为他的拍品设计了拍卖股权方案。如果能够实现第二种拍卖形式,高国栋们还有望一圆创业梦。

事实上,清华的学生们一直在进行着多种尝试。“邦达”小组曾与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但是到今年1月份,亚都公司已经暂停这个项目。亚都企划部负责投资的刘德国先生介绍,亚都认为净菜机的想法很好,但现在清华还没有拿出一台样机,基本停留在概念阶段,亚都侧重于产业投资,并不想冒太大的技术风险。

风险投资机构是学生联系的重点。恰巧现在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ChinaVest)任职的刘岩先生,当时是以评委的身份出现在这次活动中,像“邦达”这样的项目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的项目报告做得很精致,现实中的许多企业也拿不出这样的分析。”但谈到实质问题,刘岩表示他不会进行投资。

“我们投资于风险,回避的也是风险。”在刘岩看来,清华获奖项目最大的风险在于他们是学生而不是真正的商人,在现实运作中会遇到太多太多的问题。“我相信他们依靠自己的智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需要一个培养阶段。”“如果现在投资,可能我要进入他们的企业做一两年财务总监。这不太可能。”“ChinaVest主要投资于初次上市前,产品、市场、人员都比较成熟阶段的企业。花钱多一些,但可以躲避许多风险。”

事实上,清华项目的风险远远不止这些。尽管商业计划中对虚拟公司的管理与产权进行了明确,但按照清华的惯例,技术产权既不归学生也不归研发导师,而是学校所有;根据工商部门的规定,学生办公司的资格也不成立。而法律关系的明晰是所有风险投资的基础条件。

麻省理工学院一个有价值的学生创意会获得真正的华尔街投资家的支持。如今大名鼎鼎的“苹果”和“惠普”也是在得到别人的资助后,才得以走出自家的车库。将一年一度办下去的清华创业计划大奖赛何时才能与他所效仿的形式神形兼备呢?高国栋们只有等待条件的成熟和天使的出现。

一个成功的案例

对一些机敏的先行者来说,条件是可以创造的。1997年10月,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美国罗伯森·斯蒂文斯公司、艾芬豪投资集团和华登国际投资集团共同投资的650万美元风险基金。这项融资耗时两年。

四通利方副总经理王杰回忆道,1995年公司初具规模,进一步开发产品,开拓市场亟需资金。当时首先找到银行,“可我们的资产就是这些人和技术,计算机最不值钱,天天在贬值。除此之外,房子是租来的”。银行的人说:“我宁可贷给一个生产自行车筐的公司,也比投到你这儿强一点。”

公司决策层最终放弃了盖房子做抵押的想法,而把目光投向国外。公司总经理王志东去美国转了一圈,带回了罗伯森·斯蒂文斯公司的考察团。

罗伯森·斯蒂文斯公司专门成立了四通利方项目小组,当时刘岩是成员之一。他对四通利方的印象是:“那是一群穿着牛仔服的天才,但是天才太多,想法太多,每天都要吵架。”另一个成员、美国人马克说,王志东的管理才能没有问题,但是他们在经营目标上不太明确,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这会影响投资人的决策。

挑战风险,塑造英雄1

四通利方的技术人员正在设计制作新浪网,它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中文网站之一  (娄林伟  摄)

于是马克的小组对四通利方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全面包装。“这绝不是表面的涂脂抹粉,它带给领导层一次次思想上的震撼。”公司副总汪延如是说。四通利方的人忽然意识到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再是钱,因为潜在的投资人告诉他们,“钱不是问题,但你要先告诉我你如何发展壮大”。投资人必须要明确他支付的每一分钱的用途及效益。于是原来那个由几个哥儿们管理,做成做不成听凭自由发展的小公司,开始逐步明确目标,并在管理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整个过程就像是被人剥了一层皮。”作为当时的项目成员,刘岩很能理解王志东的这番感触。刘岩介绍,作为企业与投资人的红娘,他们在包装的同时还要对企业进行客观的评价,他们帮助企业克服而非掩盖其不足。所以,“企业管理人员比较薄弱,我们会打一个折扣;地处边远地区打一个折扣;处于不活跃的行业要打折扣;公司老总身体不好打折扣;家庭不和睦也是风险”。

在逐渐缩小目标投资人范围后,四通利方终于如愿以偿。为此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首先,马克小组充当的是企业代理人角色,他需要一笔佣金。“它不便宜,一般占投资额的5%~6%”,马克说,“但很值得。”在这个项目中,四通利方支付了40多万美元。投资人也要求一个好的回报,这个回报不是利润分成而是以股权体现。当时投资人对四通利方估价850万美元,投资人注资650万美元,这样投资人便拥有了43%[600÷(650+850)]的股权。

引资之后的四通利方连续推出Rich-win97专业版、网络版最新中文处理环境,“利方JAVA套餐,”完成“Internet/Intran-net中文平台”,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职工待遇显著提高,汪延副总经理介绍,“现在国际网络部人员最低工资比我当时在这个部门拿的最高工资还要高”。去年底,四通利方并购了总部设在美国硅谷的海外最大的华人网站公司—华渊资讯,联合建设全球最大的华人网站—新浪网。今年6月,四通利方即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比1997年时的预测提早了1年到2年。

在四通利方看来,上述成就并不是他们在支付了一个不菲价格后得到的全部,整个过程中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是,原就职于罗氏公司的投资分析家马克最后成了四通利方的正式雇员,任职财务总监,现正全力以赴为6月份的上市做工作。“同样一块钱,什么人给的内涵大不一样”,王杰副总经理认为,此次融资最大的附加价值是投资人给予的管理经验与更多的市场机会,可以说与“华渊”的合作便是投资人华登公司带给他们的最大的馅饼。

谁是英雄?

现在有必要明确一下何为风险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如果你知道“雅虎”的杨致远,“搜狐”的张朝阳的故事,会加深对这个定义的感性认识。

挑战风险,塑造英雄2

或许风险投资能帮助人们改变在谈论有关“一夜暴富”话题时所固有的鄙夷态度。风险投资成就的英雄靠的是智慧与勇气,而不是钻空子找漏洞的小聪明。

继四通利方引资之后,深圳金蝶软件公司获得国际数据集团IDG设立的“太平洋风险投资基金”注入的2000万人民币;而亚信集团的起步即得益于一笔50万美元的创业基金。按照风险投资发源地美国硅谷的惯例,风险企业(吸引风险基金的企业)一般会把一定的股份作为期权留给公司的重要管理人员。四通利方的领导层为自己留下了占总值10%的股权。如果6月份四通利方上市成功,人们会惊喜地看到这里也是诞生百万富翁的福地。

第二届清华创业计划大奖赛已在酝酿之中,尽快摆脱校园活动痕迹,实现从创意到创业的飞跃,学生们期待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家的出现。“天使投资家”一词源于百老汇剧院,大约十几年前成为硅谷当地的流行语。“天使投资家”投资于初创公司,换得权益,有时也在董事会占一席之地。他们向初创公司提供忠告,成为没有多少经验的行政主管者的导师。通常他们并不想通过投资而变得更加富有,他们寻求的是投资新技术与新公司的刺激。如果你已很富有,无需整日工作,但对退休来说又过于年轻,做个天使投资家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可以为别人提供成功的前提。

创办自己的事业,或许就能够成功,在任何时候这都是一个伟大的梦想。风险投资便是梦想成真的催化剂。它并不意味着你一定是软件、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的行家里手。一位普通的美国人因为“汽车又不怕冷”的想法而成为一个不用吝惜签支票的大富翁。在全美130个电视台直播的《淘金》节目,每次为明日业主提供10分钟时间来说服一伙专家,成功者可免费从专家那里得到咨询,如果足够幸运,还会有投资者注资。

风险企业家无疑受惠于风险基金,风险投资家慷慨解囊也是利益的驱动。硅谷无数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有一位慧眼识金的有钱人。现在ChinaVest任职的刘岩,时年26岁,而他所处的行业也像他一样年轻,这本身就意味着什么。

去年春天,有关风险投资的“政协一号提案”引起广泛关注,在这场已悄然兴起的热潮中,谁会是真正的英雄? 刘岩四通利方创业风投风险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