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新年预测中的新字眼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投资:新年预测中的新字眼0

在确定1999年的投资策略前,一个有关美国经济的假设成为关键,这个假设是,如果美国经济的增长能够再持续一年零两个月,也就是坚持到2000年2月,这个已持续8年的奇迹将成为真正的奇迹,它将超过历史上最长的1961年到1969年的增长期。

1999年将是考验“新经济”的关键时刻,正是这样的冲刺阶段,问题变得微妙起来。没有人知道14个月以后的情况,但至少每个人都知道这不是一段长时间。对股市的波动而言,一年的度量只适用于中短期趋势运动。对于着眼长远的投资者,自1988年就已开始的大牛市是否能坚持到那个时刻并不重要,对1999年的判断显然要超出它的年度意义。

如果奇迹成真,也并不意味着一个消灭经济周期的真奇迹就此到来;而若好日子就此结束,投资者马上就面临着完全不熟悉的市场。显然,这不会是轻松的一年。1998年7月到10月间的下跌或可作为坏时光的预演,道-琼斯跌去19%,刚好没碰上20%的牛熊分界岭。当此一年开首之际,听一听分析家们的新名词,感受一下华尔街的思维方式,对远离国际资本市场的我们,或许有颇多助益。

零通胀

始自1982年的市场上涨的一大原因是利率下降,利率降低则是通胀率降低的结果。1979年,美国的物价指数上升了13%,而1998年,这一指数只上升1.5%。这一通胀水平显示出美国已经步入物价稳定阶段。在此之前,人们却是生活在通胀时代,50年来,物价从未停止过上涨。

20年代股市的畸形繁荣及随后的大萧条即这样的循环。不过,那次物价的急剧变动却是暂时的。实际上,除了二战以后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本世纪前半叶及19世纪末,自1870年始,物价水平一直处于温和降低之中。如果把现在的时代与那个时代作一类比就会发现,两个时代都是新技术大规模应用、生活方式急剧改变的时期。

只是在二战以后,投资股票的收益才大大超出投资债券,通胀帮了股票投资者的大忙。投资股票之所以有利,基于一个基本事实——债券的利率是固定的,与公司的盈利无关,而股票价格则直接由公司的资产与盈利决定。物价上升,债券收盈被侵蚀,而股价直接与物价关联,并通过经营获取收益,因此,股票是通胀的天然“套期保值”品种。

在物价相对稳定的时期,债券与股票的收益大体相同。债券因物价下降而受益,另一方面,紧缩期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受到影响。吉姆·鲍森,诺威投资公司的投资主管解释说:一只公司债券就像一只业绩稳定的股票。随着收益增长放缓,股票的走势更像债券。鲍森是坚持认为美国又进入到类似19世纪末工业革命繁盛期的投资家之一。从1865年到1900年,美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递增5.5%,而物价平均下降1.3%。那是一个经济强劲增长与通货紧缩相伴的时期,尽管工资下降了,工人们的生活还是有所提高。资料显示,那段时间股票收益与债券持平,起初,债券的收益率是5.5%,世纪末降到3%,35年合计收益不下10倍;股价每年平均上升2%,加上物价下跌,每年达3.5%,再加上近5%的分红,名义收益率达到7%。不过,同样的收益股票持有者却必须忍耐着更大的波动。

未来几年,鲍森预计,通胀将趋近于“0”,产值增长3%~4%,收益增长3%~5%,一切都趋向温和。与此同时,股票与债券的收益将再度趋同,达7%。

杰里米·西格尔——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对“零通胀”一说虽无甚把握,但同意股票投资的收益将减少。除去通胀因素,200年来股票的平均收益是7%,而自1982年,这一数据高达12.8%。西格尔还注意到,股价与公司盈利有很强的联系,也就是市盈率,200年来14倍的平均市盈率与7%的年均收益互为倒数而现在,市盈率高达20,显示收益将降到5%的水平。

硬把100年前的状况与现实搅在一起当然不是理性态度,但零通胀的现实却使投资者换一换思考角度。

避风港

既然投资股票充满凶险,寻求避风港就成为各大投资商的本能需要。毫无疑问,大公司成为首选。在1998年7~10月间的下跌中,标准普尔500只大股票下跌近20%,而以小公司为对象的Russell2000指数下跌33%,随后的回升,小公司也远没有大公司强劲。船大抗风浪,无论航行还是投资,均是至理。

避风港的另一基本要素是避免与不可预测的因素有染,比如石油、纸张等原材料的经营与加工。即使那些不靠天吃饭的公司,比如医药,也不应只靠一种产品。Eli Lilly—红得发紫的制药厂,主要收入只来自于Prozac一种药,风险因之无法计量。避风港要求一种持续的获利能力,稳中有增的收入,总之,不是削减成本或联合收购就能完成的。那些几乎独霸了市场,缺乏成长空间的企业,如可口可乐和吉列,在夏季的股市调整中首当其冲,成长空间是弱市中投资者颇担心的问题。

传统的投资理论中,弱市中投资者往往被告诫要投资与人的基本需求相关联的股票,比如食品、医药和公共设施等。不过,经济的问题再大,也难以萧条到百业凋零,唯有饮食。此时,避风港也有了不同的内涵,《财富》杂志给出的堪当避风港的涉及医药、电信、安全的技术、银行和商业等几大领域。

即使未来变得难以捉摸,创新仍是激烈竞争中保持增长的根本。J.P.摩根这样评价因“伟哥”名噪一时的辉瑞:“没有人怀疑辉瑞是医药业最好的公司,未来几年里,它们还有一系列‘重磅炸弹’问世。”另一只比“辉瑞”势头更猛的医药公司PNU最近投产了一种治疗大小便失禁的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比无负作用,据华尔街分析师预计,仅这种药物,到2002年就足以使股价上升22%。

投资:新年预测中的新字眼1

过去,高科技常被等同于高风险,而现在,一批高科技公司已大到足够抵御市场上的任何风浪,并且,新技术的力量正在整合着经济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回避高技术等于主动放弃了最能获利的公司。第一波士顿银行的吉姆·帕墨里把他钟爱的朗讯公司比作工业经济中的通用电器,果然如此,“朗讯”还将有很长的成长期。最受推崇的仍是“微软”,今年Windows 98将升级,2000年Windows NT大行于世,“微软”的收入每年至少有25%的增长。包括美国司法部,眼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这一软件巨人垄断个人机软件市场。个人电脑之外,还有400~500亿美元的企业软件“微软”未曾涉猎,Windows NT一上市,“微软”还会从IBM、Oracle那里攫取到企业软件的份额。一位分析家想不出更好的荐股办法,他说:“股票市场每天上午9:30开到下午4:00,一周5个交易日,所有的交易时间买入微软都是正确的。”

勤快人

专栏作家斯坦利·宾自称既不懂“套头”也不懂“信用”——他是一位老老实实的投资者。面对1999,他无言以对,甚至回避“牛”、“熊”之类的字眼,他让读者跟着他去在想象中抛开对升跌的预测,进入自省的境界。结论是明摆着的,如果市场上涨,投资者尽可以愿意多傻就多傻,市场自会给以回报;若市场不涨,投资人就得尽可能地变聪明,否则惟有蚀本一条路。

迎面而来的是蓝筹股,读如IBM,英特尔和通用电器。在牛市中,这些股票没有不上涨的理由,它们本身就是市场。而弱市中,投资者就得格外小心,正因为这些股票为所有市场参与者认同,牛市中它们或许已累积出相当多的水份。弱市中的投资应当小心挑选,只拣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股只。

其次要拿出主张的是高科技,许多这类股只直到现在还没有盈利,却有高市值。有的公司宣称,不久将制造出能做爱的有毛发的“人”,对此,必须保持百分之百的警惕。弱市中,投资者最好有一点超脱感,躲在角落里,平心静气地观察,发现目标再猛扑上去,“美国在线”就属于这种该被“抓住”之列。在你上床之后,全美国18岁以下的人群中足有一半还徜徉在“美国在线”编织的世界里。敏捷的投资者此时需要一个思考的大脑。

娱乐业也一样,牛市中没一只该被忽视,可现在,必须学会取舍。那些独占一方市场、无情打击竞争者的;那些正以新技术手段从大媒体抢地盘的,都应关注。在一个相对冷静的时期,潮流中消费将突出于传统消费,那些抓住25~35岁这一最有潜力人群的时尚消费会繁荣起来。

凡此种种,很可能是被10余年大牛市惯傻了头脑的投资者懒于去深思的。 股票投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