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降价又一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邓婷)

人说1997年是“降价”年,等到了岁末年初,价格战、打折风依旧如火如茶。走人各大小商场、商业街,铺天盖地的黄绸红纸上写满了“折”、“甩”字样:家用电器、服装、饮料、胶卷、日用百货……几乎是

“全场打折”,有的甚至跌至一折。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今年圣诞、元旦、春节三大节日在一个月内相随而至,商家有借机抛售促销的因素,但此次降价风潮延续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折扣幅度之大均属历年罕见。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物价增长指数或许更具有权威性,我国已连续数月物价涨幅接近于零,广东等省更率先出现物价负增长。对此,政府的解释是:短短10多年时间,中国已走出了“短缺经济”的阴影《人

民日报》在头版头条颇为欣喜地指出,中国已进人买方市场。

“价格战”领头雁们的说法更微观更具体一些。“爱多”老板胡志标将其VCD连续降价55%解释为“把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效益与消费者共同分享”,“最大限度地对企业实行自我加压,给消费者以超值实

惠。”“格兰仕”则直白地宣称他们是为了“争第一”。1996年8月,“格兰仕”微波炉大幅降价40%,全国市场占有率当月即跃升至50.2%,成了国内市场名副其实的“大哥大”。去年10月,“格兰仕”重出江湖,将其畅销产品再降29%-40%,并宣称“此次攻势已由结构性降价转为全方位降价,每台微波炉毛利维持在20元左右”。“格兰仕”这次有个“不宣之秘”,他们要当世界第一,要使“格兰仕”成为世界销量最大的微波炉品牌。

让利不让市场,已成为各类降价者的响亮口号。但谁都知道降价战是双刃剑,比的是价格,拼的是体力。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新对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进行的调查表明,75%的企业认为恶性价格竞争将使利润流失殆尽,对企业内伤太大;83%的企业同意“恶性价格竞争制约本行业发展”,另有46%的企业认为本行业已出现提前消费的现象。

很难区分良性价格竞争与恶性价格竞争,因为有一两家率先杀价,别的企业也只能随之跟进。在商战中,无奈就意味着被动,意味着落后。据有关部门介绍,“长虹”引发的彩电大战淘汰了40多家中小企业,“爱多”挑起的VCD大战则使一半的生产厂家关门大吉。

代价如此惨重,但结果却并非在幸存者面前铺开鲜花大道。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还表明,虽然71%的被调查消费者承认大比例折扣会使他们怦然心动,但是67%的人士宣称只有在的确需要时,他们才愿意掏钱购物。73.2%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确从商家折让中获得过实惠,而与此同时,他们对降价打折却没有什么良好印象,56.4%的被调查者认为减价是为了吸引旧客户,28.2%认为减价商品往往质量较差,41%认为减价产品经常事先提价欺骗大众,还有25.6%认为减价是商家在处理积压存货。另外,调查还显示,连续的降价使33%的消费者产生不可靠的印象,导致他们更多地持币观望。

说降价是欺骗大众,这并非空穴来风。有则电视广告,一颗大牙齿,用小铁棍轻轻一敲,其中一半出现破洞,另一半却“当当”清脆作响,这一半牙齿为何如此坚固?因为用了“高露洁”牙膏

这则广告几乎家喻户晓,其原因,一是广告拍得生动,二是“高露洁”果然了得。

但“高露洁”太昂贵,135克“正常装”单价9.7元,高出国产牙膏二倍多。1997年初“高露洁”推出超值装,105克单价只有3.46元。然而人们很快发现,此“高露洁”已非彼“高露洁”,有时使尽力气挤不出丁点儿,有时却“扑嗤”一声出去一大截。报纸后来告诉大家,新旧“高露洁”相比,摩擦剂原料已山高档的磷酸氢钙变为碳酸钙,保湿剂原料亦由甘油改成了三梨醇。“高露洁”的降价原来是玩了招“偷梁换柱”。

说商家降价是处理存货也不为过。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年前宣布,自1998年6月1日起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但实际上的贷款口子却在逐步缩小,诸多生产经营商获取贷款的难度较过去更大,这使他们不得不以降价抛售来盘活积压货款,这当然与动情的宣传口径多少有些差异。

还有最近闹得十分红火的“李宁”牌体育服装大甩卖。一件原本240元的夹克衫卖到160元,体育记者采访包是79元,一双尼龙而旅游鞋的价格甚至低于50元,据介绍最低的已打到2折。

对于喜欢体育服装,对“李宁”有好感的顾客来说,这次甩卖无疑是个好机会,但不够尽兴的是所有最新推出的“李宁暴风雪”系列不在降价范围,而这正是“李宁”服装最让顾客动心的地方。该公司北京办事

处一位职员透露,“李宁”借助“暴风雪”的威力,想改头换面彻底告别原来依然“土”的形象,向真正的体育名牌靠拢,方法就是用让人心动的低价甩卖老派产品。

买的不如卖的精,但现在的消费者也在日臻成熟,这是信息不平等被打破后的商业时代的产物。通过降价,毕其功于一役,只是一种绝对浪漫的想法。

厦华电子公司总经理郭则理在赴美参加“世界消费类电子展”回国后说:“除了中国及个别拉美国家的展台外,已看不到传统的彩电。国外大公司所展示的,尽是高技术的视听产品……传统电视机的展馆已人迹稀少,寥若晨星。我们感到相形见绌,无地自容。对比一下国内的彩电大战,我们有一种被捉弄的感觉。”

作为一个业内人士,郭则理的话是值得重视的。降价已经使我们有了一批失败者,但他们肯定不是最后的失败者,因为比价格战更为高级、更为文明,也更为艰险的竞争还远未到来。 李宁高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