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市场与“新生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BMX自行车成为孩子们的新宠(栾俊学摄)
商人为孩子们提供了快餐、玩具、服装、游戏方式以及笼罩其上的消费气氛。
今年3月,德国《明星》周刊文章说,孩子们的周围正形成市场的世界,即使极小的孩子也会扮“酷”且言必称名牌。根据一项调查,德国6至13岁的儿童手中握有87.5亿马克的财富,每年牵动的资金达250亿马克。因此,研究青少年及儿童将是市场策略的关键环节。
今年5月,美国一家名为“紫月亮”的软件公司推出了他们专为8至13岁的女孩所设计的电脑游戏,他们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儿玩洋娃娃已显得大了些,鼓捣化妆品还早了些。经过对上千名女孩儿的调查,公司知道了她们最喜欢紫色而不是粉色(因此公司取名为紫月亮),她们之所以不玩Quake和Doom之类的电脑游戏是因为那游戏太难了些,而不是天生就厌恶暴力,同时,这些女孩子认为玩Quake和Doom的男孩子都是笨蛋,不懂得领略细致的美而只知道“开枪杀人”。在广泛的调查之后,“紫月亮”公司的经理劳瑞已经可以成为心理学家了,她说:“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们有两个追求,一是向外探究其社会角色,一是内省体味自己的感受。我们提供的产品就是要给她们一个情感的参照物。”
两年前,美国《X一代》一书的作者道格拉斯·考普兰撰文《X一代之死》,文中说:“市场机器开始运作。充当先锋的是都市体育用品经销商。这些以年轻一代为对象的广告改变了60年代肥皂剧的题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多数年轻人用来在无奈中聊以自娱的器具最初只为商业目的而生。……60年代的嬉皮士,70年代的朋克最终都被商业化,而X一代在诞生之时便被推入超级市场。”
今年7月,北京百事可乐公司搞起了一个名为“挑战奥尼尔”的促销活动,凡购买一定数量百事可乐的消费者均可参加设在商场内的投篮比赛。活动广告上标明“NEXT一代”。与此同时,百事可乐电视广告偶像也由奥尼尔取代了已呈老态的刘德华,广告语简洁地把“百事可乐”与“NEXT一代”拼结在一起,取代了“新一代的选择”。百事公司市场部马经理说:“我们公司的产品定位于新一代的青少年,这种策略是经过许多市场调查后确定的,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坚持这个定位。”
百事可乐的对头可口可乐自然也不会放弃对青少年的“关爱之情”。3年前,他们曾专为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推出了一种苏达水,名为OK,在经过一定的市场调查之后,他们认定灰色的包装最能吸引人,并且自作聪明地在易拉罐上印上了一句话:“别傻乎乎地想着凡事都有理由”。经理们以为这种玩世不恭的口号能迎合年轻人,但这项营销计划却失败了。
揣摩孩子们的心理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产品,众多公司都会有一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方案。但是,对孩子们情感的利用将会继续下去。这种利用已经造就了极限运动消费品市场,造就了电子游戏业巨大的产值,促进了体育用品消费,产生了“麦当劳少年”之类的社会学名词。更重要的是,造就了这样的消费社会喂大的新一代的孩子。 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