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皮尔伯格,50岁老不老?
作者:舒可文(文 / 舒可文)
革命和艺术是最需要激情的两桩事,所以,这两支队伍里年轻人最多。激情刺激人的想象力,在想象力的驱使下,整个人会像彼得·潘那样穿行于现实和幻梦之间,但是,童话里的彼得·潘是不会长大的,永远是个飞来飞去、爱听故事的小飞侠。好莱坞的记者把制造奇观异景的斯皮尔伯格比作彼得·潘,但是这位彼得·潘的年龄在势不可挡地增长,今年已经长到了50岁,于是人们就想看看他是否还能飞。
50岁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的年龄,不管你乐意不乐意接受这个年龄,反正腰是越来越粗,脖子上的皮松弛下来,工作的伙伴一直跟你同龄或像你父母一辈的人,现在,回头一看,跟你在一起的怎么尽是些毛头小子了。
斯皮尔伯格从12岁拍第一部影片到现在,他的变化不仅是腰变粗了,而且变成了一个有7个孩子的父亲。像多数50岁的凡人一样,家对斯皮尔伯格绝对重要。在拍摄《侏罗纪公园》时,家整个跟他在一起,但是他还说:“很难说我跟他们在一起。”在他得到一个拍摄空隙阶段,他说要做一个full-time爸爸。他说:“这是个真正的整份工作,每个孩子都是领导,我有7个领导,没一个兵。”这话显然表明了他在其中投入的热情非年轻人可比。虽然他一直在给他的7个领导编有趣的故事,但他同时居然还能存着给自己讲个故事的心。
斯皮尔伯格的母亲说,他从小一直让她处于受惊吓的状态。当然,谁都有梦想,但斯皮尔伯格总是要呈现梦想。16岁时,他拍过一个短片《火光》,片中一对夫妇的家处在一片异样的吓人的红色亮光之中,最后是3个外星人聚在一起讨论怎样决定地球的未来。现在他长大了,恨不得要让全世界人都受惊吓。他也保留着很多小毛病,比如手指总是含在嘴里,过去是在啃指甲,结婚后在夫人的纠正下不再咬指甲了,但是,指头还放在嘴上。
这只是小节。作为观众,我们看到的是别人拍不出的电影,这需要想象力和激情,他的朋友看到的是他的梦游般的言行,他吃很便宜的饭,穿得简直不怎么样。有一次他与朋友在旅行中刚吃过一次像样的午餐,上车后便指着窗外说:“我们刚才应该在那儿吃。”朋友愕然,因为他们就是在那儿吃的。在家里,他则会精心地按照孩子的指示搭城堡、摆多米诺。
斯皮尔伯格现在如此专注于他的家庭话题,这在充满了滑稽戏和刺激镜头的好莱坞一定显得像乏味的作秀。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没人敢去拍一些老片子里那些欢乐的、严肃的、热烈的浪漫主题。而50岁的斯皮尔伯格是不是想试一把,拍一部“我会在家”?
根据他在47岁获奥斯卡奖后连拍3部惊人影片的壮举,根据他能把一家人都吸引进厨房作“集体游戏”,以至使家里其他房间闲置的童心,媒体以为这位制造梦幻的彼得·潘依然是个孩子,还能飞。只是岁数大了点。
不管怎么说,永葆童心是好的,却也是难的。Beatles乐队的麦卡特尼虽然还在
一首接一首地录着他的歌,但是最佳评价也就是说:“把人们带回到60年代,让人依稀领略当年Beatles的气息。”而对于今天的少年歌迷们,60年代显然是老年人的年代。
而彼得·潘总是要听少女文蒂讲的故事。也许彼得·潘之所以长不大是因为他长着一双倾听的耳朵。哲学家罗素大概也算有双好耳朵,当维特根斯坦为在剑桥大学呆下去而交上他的《哲学评论》时,罗素作为鉴定者,看到该论文远不够成熟完整,充满他所不能认同的论点,但罗素听到了其中有趣的部分,于是在鉴定书上写上,该论文尽是胡说八道,所以同意他继续在剑桥的工作。
所有长大了的彼得·潘实际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他们是继续听故事,还是改为给别人讲故事。当我听到一个人在谆谆善诱地讲述经验之谈时,我就会觉得他的翅膀已开始沉重了。 小飞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