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先开车,后给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

捷达:先开车,后给钱0

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美好愿望,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需要金钱来弥合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在为使自己生产的汽车开进国人家庭而作各种努力。7月15日,长春一汽投资逾百万元的年产15万辆普及型轿车的生产基地全面建成,中国建设银行为一汽捷达车实行总额8亿元的按揭贷款业务,则已开展近一个月。

建行汽车消费贷款的原则是“先存后贷,存贷挂钩,贷款担保,专款专用,分期偿还”。经销商必须在建设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经销建设银行指定品牌的汽车,其营销资金必须全部通过建设银行结算。在申请贷款期间,有不低于拟购车全部价款30%的资金存入建行,还贷期最长为一年。终极用户则须有全部价款40%的资金存入,还贷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贷款利率按国家规定的期限利率执行。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还是心中一个美好的愿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需要金钱来弥合。现在中档价位的车大概在13-23万元之间,而除了购车款外,还有名目繁多的价外收费。例如车辆购置附加费、控购费、城市增容费、保险费,等等。曾有人作过统计,在北京购买一辆普通漆基本型售价14万元的桑塔纳轿车,在交付各种价外款后,实际付出为16.1万元。而在江苏宜兴买同样的一辆车售价为15万5千元,交付各种价外款后,实际付出234500元。这还不算完,保养车又是一大笔花销,有调查显示,拥有轿车者在过去12个月内花在汽车上的钱平均为1.3万元,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者一年的工资。如此高昂的花费,不要说普通工薪族,就是已具备一定经济实力者,也不得不三思而行。

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过去只是在基建及生产领域为汽车行业发放贷款。但是中国汽车制造商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扩大产品的销路。分期付款无疑缓解了这一矛盾。截止到7月26日,建设银行为捷达车发放的消费贷款已达8500万元,其中向终极用户发放贷款3500万元,向经销商发放贷款5000万元。

其实,实行分期付款购车并非长春一汽首创。1994年初,二汽东风公司在湖北武汉、襄樊开展了富康车的分期付款业务。之后不久,这一业务便扩展到长沙、南昌、西安、长春等地。1994年全年东风公司销出8000辆富康车,有3成采用了分期付款方式。可可是好景不长,到了第二年初,东风公司发现总额6亿多的贷款因各种情况被拖欠达3-4亿,有时甚至第一期该付的1/3贷款也被拖欠。持续了一年的富康车分期付款便因无法回收贷款而被迫终止。

“按揭”、“分期付款”,中国的消费者对这些名词已不感陌生,但在整个社会还缺乏有效的信用约束机制的前提下,作为负债消费的债权方无可避免地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从操作规则上看,捷达的分期付款业务由于与专业银行联手而要严谨许多。但是此次建行承担了汽车生产企业的风险,而且又是首次开展汽车按揭贷款,故而十分谨慎。

截止到目前,建行“汽车消费贷款办法”尚未正式出台,捷达车按揭业务对象也仅局限于经销商和公车购买者。

1994年4月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中有相当一部分条款反映了国家鼓励私人购买汽车的姿态。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需要消费的刺激,经历了去年底抢购风潮后的一段时间沉寂,长春一汽与建行联手推出分期付款购车无疑会对消费热潮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一汽大众捷达德国汽车大众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