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人物(2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原来佩恩也会这一手,用一个手指将篮球旋起来,玩得还真不赖。这次奥运会是百年盛典,参赛国称得上是大团圆的全家福,佩恩要转动的可是整个地球。他竭尽所能,凭着天分和毅力,这地球竟也颤悠悠地被他转起来。客观地说,800航班也好,奥林匹克世纪公园也好,爆炸不是佩恩的错。商业味过重也许他责无旁贷,但17亿美元这近乎天文数字的钞票亏得他才到了位。
作为个人,48岁的佩恩是成功的,他一生干了一件真正够大的事业:在奥运历史上,他是第一位既组织申办,又组织运作的人。对于外界的种种批评,佩恩是大度的,并不过多予以辩解。
佩恩坚信:对亚特兰大人来说,“对来访者和运动员来说,本届奥运会当然是最棒的奥运会,这比别人说什么都重要”。在佩恩安排的闭幕式上,亚特兰大的孩子们用那纯真的歌喉邀请各国宾客《再会,亚特兰大》,他们真挚的神态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未来的奥运会,只要举办就会面临如何办的选择,这该是国际奥委会的新课题。而佩恩,他已经做了自己想做的事8月2日,陷入内战深渊的索马里传来一则令人关注的消息,索马里主要武装派别领导人艾迪德已经死亡。关于死因有三种说法:“官方”说死于心脏病,助手说死于反对派的枪击,艾迪德驻华盛顿发言人说谋杀是死因,并说这是“一起国际阴谋的一部分”。
艾迪德现年60岁,索马里西部贝莱德文人,有3个妻子和14个孩子。
50年代,艾迪德就读于意大利的军事院校,后来在意大利殖民当局警察部队服役。60年代为索马里独立立下了汗马功劳。1969年,他出任巴雷政权的参谋长,后被巴雷关入牢狱6年之久。出狱后的艾迪德获得巴雷的启用,任陆军少校。1977-1978年,由于艾迪德在欧登加战争中战功显赫,又被晋升为将军,并出任巴雷的军事顾问。1984-1989年他就任驻印度大使,回国后成为反政府组织索马里联合大会的主席。1991年1月,他联合索马里其他各派反政府武装开始了反对巴雷政权的流血内战,并攻入首都摩加迪沙推翻了巴雷政权。
然而,艾迪德未能进入新政权,他与当时自任临时总统的迈赫迪另起冲突,双方流血不断,结果,迈赫迪控制了摩加迪沙的北部,而艾迪德则占了南部。
1993年初,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索马里,试图平息纷争。在艾迪德当时领导的索马里联合大会派武装的武力抵抗下,维和部队的24名巴基斯坦士兵和18名美国士兵死亡,为此,联合国曾下令悬赏缉拿艾迪德。1994年维和部队中的西方国家军队从索马里撤出,尽管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索马里15个派别在肯尼亚签署了《内罗毕和平宣言》,但为了争夺领导权和地盘,艾迪德和迈赫迪两派流血冲突始终不断。为此,去年3月,联合国维和部队全部撤出索马里。9月,艾迪德被其支持者推举为索马里临时总统。
由于艾迪德适时的死亡,舆论曾普遍认为,索马里结束长达5年的内战、实现和平有了一线希望。其实不然,艾迪德的支持者们已经表示,将继续艾迪德的政策,决不放松同迈赫迪派的武装斗争。而迈赫迪也毫不示弱,他自称为索马里“总统”。艾迪德之子,31岁的侯赛因·艾迪德,8月4日已被索马里全国联盟推举为“总统”。他14岁赴美学军事,1992年曾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员返索,任联合国驻索维和部队于艾迪德派的联系人,1993年美军与艾迪德派武装冲突后退出。1995年艾迪德由美国返回索马里,为艾迪德派安全事务负责人。
现在的索马里,炮声轰鸣不止。两个“总统”要争权,局面不容乐观。萨拉
近日,在菲律宾外长西亚松的陪同下,15岁的菲佣萨拉终于返抵祖国。飞机降落后,萨拉受到了同胞的热情迎候。在菲律宾,她被称为“勇敢的女性”,被视作420万海外菲佣的一面旗帜。但是,望着萨拉那张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刻满了精神创伤的面孔,人们为她深感难过。
萨拉的家乡是菲律宾南部最贫穷的卡塔巴托省,父亲无法供养7个子女去读书。懂事的萨拉为了帮助父母减轻生活负担,伪造文件、谎报28岁才得到出国做女佣的签让。
1994年5月29日,身无分文的萨拉来到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在一位58岁鳏居的主人家中当女佣,这里还住着主人的4个儿子、一个儿媳和两个孙子。为了每月仅有的150美元收入,她通常早晨5点起床干到次日凌晨一两点,只能吃主人的残羹剩饭,剩不下东西时,她便饮水充饥。
生活的艰难萨拉可以忍受,但她终于不再忍受主人的性骚扰。除了时常在她身上乱摸外,主人甚至提出用钱买萨拉的处女之身。终于有一天,当主人持刀将其强奸后,萨拉奋起反抗刺死了男主人,警方验明鳏夫身上共计34处刀伤。
起初,萨拉被判入狱7年,上诉后又改为死刑,最后又判为终生监禁。拉莫斯总统、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总理以及欧、亚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曾亲自过问或出面调解此事。在阿联酋总统扎耶德的亲自干预下,最终依据阿联酋的法律,男主人的儿子们终于同意以接受抚恤金的方式宽恕萨拉,萨拉最终被判刑1年,外加鞭笞100下,并支付41000美元的抚恤金。闻知此讯,菲律宾国内的一位华裔富商当即为萨拉交付了这笔款项。
萨拉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她在狱中服刑时,接到了数不清的信件和捐款。在法国,一个名为“拯救萨拉运动”的女权组织共为其募得100万索(约合4万多美元)。在菲律宾,政府3次送萨拉父母出国探监。另据报道,至少已有4位男子向萨拉求婚,还有两位法国作家准备将她的经历写成小说,而菲律宾拍摄的有关萨拉的电影不久将与观众见面。
菲律宾海外劳工福利组织的一位发言人说:“萨拉只是一个想实现自己梦想的普通人,但她是一个英勇无畏、坚决同困难做抗争的象征。”作为菲律宾的民族英雄,萨拉恐怕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底层的贫民。是她的坚韧不拔帮助她熬过死刑的恐惧和笞刑后的遍体鳞伤,相信她也会以同样的意志面对未来的生活。
萨拉的影响远不止于菲律宾。在法国,人们由此而记起9年前的一桩命案并提请复审。如出一辙的案情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科特迪瓦姑娘费罗尼克·阿库比亚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20年的监禁。法国《十字架报》就此提出令人尴尬的诘问:“法国舆论对发生在阿联酋的女佣事件如此关注和同情,而对法国自身的冤狱却如此漠然和缄默,这难道不令人费解吗?”另有人则说:“一些西方国家是注重人权的,不过常常是在自己的国境之外。”切尔诺梅尔金
8月10日,令人关注的俄联邦总理人选终见分晓。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多数票通过了叶利钦总统关于切尔诺梅尔金为新总理的提名,从而再次确定了“叶、切领导体制”。投票的结果:314票赞成,85票反对,3票弃权。
身为五朝元老的切尔诺梅尔金是俄罗斯政坛的特殊显要人物。1938年4月9日,他出生于俄南部奥林堡州一个哥萨克集镇,青年时期曾在家乡的奥尔斯克石油加工厂担任技术车间主任,1966年获古比雷夫工学院副博士学位,出任过奥尔斯克市党委指导员、市工业运输局长、奥林堡天然气加工厂厂长,1978年调往莫斯科任苏共中央重工业部指导员。
1982年任苏联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部副部长、兼任秋明天然气工业联合公司总经理,被称为“天然气大王”。同年,他结识了邻近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第一书记叶利钦,从此开始了两人的友谊。1985至1989年,他被戈尔巴乔夫提升为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部部长,并当选为苏联第一家“天然气工业”康采恩理事会主席。1992年5月,叶利钦命其为主管能源工业的副总理,12月,接任盖达尔总理之职。
切尔诺梅尔金享有“稳重的务实派”之称号。几年来,经济下降速度逐步减缓,通胀率下降到1.5%左右,职工月平均工资增加到约120美元。他又是一个极为忠诚的总理,面对俄罗斯政界不少人劝他参加总统竞选的建议,他说:“我和叶利钦总统在一个班子里工作。我绝不会背叛他。”
列别德上台后曾扬言愿意出任俄罗斯副总统,其气势直逼切尔诺梅尔金。外界纷纷议论:叶利钦将如何摆平列别德和切尔诺梅尔金的相互地位和关系?也许是切尔诺梅尔金的忠诚、务实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他再次成为俄联邦总理。
杜马投票结束后,俄共议会党团领袖久加诺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准备同切尔诺梅尔金的内阁合作”。全斗焕(上)、卢泰愚(下)
韩国近日发生骚乱,前总统的支持者和光州大屠杀受害者家属在街上扭作一团。
经过近5个月的27次审讯,汉城地方法院第417号法庭8月5日举行“决心公判”,汉城地方检察院金相喜部长检察官宣布量刑方案:全斗焕死刑、卢泰愚无期徒刑,同时还分别罚款2000多亿韩元(约800韩元合1美金)。
尽管最后的法院判决还有待时日,但检察院的请刑已在韩国朝野引起强烈反响。舆论普遍认为,任何违背民意的“政变、叛乱决不会逃脱法律的惩罚”。
韩国《东亚日报》说,全斗焕、卢泰愚一伙曾把历史推向了黑暗的深渊,必须对他们严惩。《中央日报》说,对全斗焕、卢泰愚一伙的量刑,证明通过军事政变而产生的非法政权,即使“成功”,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他们执政期间大搞腐败,必定要受到严惩,这对于制止国内外掌权者的腐败,不能不说是一次是有深远意义的事件。在野党国民会议发言人认为,事必归正,这是所有被害者的胜利。一些政治家认为,这是韩国建立面向未来新政治的转折点。
全斗焕对检察官的请刑表示不服,他辩解说,如果他当政时是一个专制和腐败的时代,现在韩国就不可能享受繁荣。卢泰愚也对他接受贿赂的指控予以否认。法院还要经过“宣告公判”以及大法院准等一系列程序。
当然,感到慰籍的人们也担心,目前的判决会不会只是一个过场,到头来出于种种考虑会不会给他们一个轻判?
(本栏编辑: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