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谈巷议(1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生物学家开始忙“克隆”
生物世界变得越来越“荒唐”,人类正在兴致勃勃地研究无性繁殖,目的是制造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一模一样”的良种动物——“克隆牛”、“克隆羊”、甚至“克隆人”。
“克隆”是“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的同义词,是一种没有精子和卵子直接参与的繁殖过程。人类不满足于自然造物却痴迷于“克隆”动物是有道理的:传统的两性繁殖所产生的子代,极难有基因完全相同的情况,相互之间都会存有很大的差异。而畜牧业却总希望得到在肉蛋奶的/生产方面优质、高产、高效的畜禽,两性繁殖无法保证提供性能稳定和完全一致的后代,无性繁殖却可了却人类这一愿望。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有几个与你一模一样的人走过身边,你千万别太惊讶!因为今天,英国已有了“克隆绵羊”,中国也有了“克隆公牛犊”科学家下面该忙着解决“大量生产”的问题了,目前的“克隆动物”成活率还不理想、费用还很高,还不能形成对人类的真正贡献。让你惊讶的是,随着生物工程转基因哺乳动物研究的进步,人类可以“创建”具有特定基因的家畜。如可使它们提供具有药用功能的奶,成为“动物制药厂”;提供可供人类移植的器官,成为“移植器官制造厂”;提供可为人类输血用的血液,成为“造血工厂”。无性繁殖同样也将为这些转基因动物的大量繁殖提供现代手段。
再下一步,科学家就该托腮思忖:该“克隆”人了。1993年10月,美国科学家杰里·霍尔和史迪曼利用3倍染色体的人胚胎,开始了首例人的克隆实验。此举引起轩然大波:如果能生产伟大的科学家当然好,但要是有人生产出法西斯怎么办?对哺乳动物的无性繁殖已经引来关于下列问题的诸多争论: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社会问题等。与此相关的生物与医学领域争论也够让人头疼的了,它们是:器官移植,基因治疗,转基因动、植物,等等。看来科学家还是先按下“克隆”人的激情,去建立有关的行为规范更切合实际。
全神贯注的小球迷
母亲是“村长”
德国有位叫吉鲍尔的女士,她的人生真够奇特,令你难以形容和评价她的所为——该说她太辛苦还是该说她够伟大!反正有这么件让人听了会发怵的事儿,20年间,她为人类贡献了21个生灵,这些孩子既不是双胞胎又个个棒得像人杰。她度过189个月的孕期,20年间在孕期的害口和分娩的痛苦中平静度日并从未得到任何休息。唯一的例外是,1970年8月生完最后一个孩子后,她大功告成似地歇了10天。
吉鲍尔不仅“生”得伟大,而且“养”得功勋卓著,她向来以抚养这支庞大的家丁大军深感自豪。家中各处挂满了她和孩子们不同年龄段的照片。现在,这个大家庭中又添了39个孙子、8个曾孙。逢圣诞等节庆时,全家人只好聚在一个学校礼堂里共度美好时光。人们恭维说:你们这里的村民好得似一家人,真令人羡慕。
足球战歌是球迷的最爱
足球是让半数男人终生痴迷颠狂的“大情人”,球场则是他们发泄各种情欲的“大情场”。为此,英国成了著名的“足球流氓”之乡,英国球迷所到之处,暴力的阴影就跟随而至。而德国球迷则狂而不暴,球场少闻骚乱事例,有人说这归功于德国人的理性和讲纪律,更有人赞关德国球迷的绿茵战歌,音乐很可能成了球场暴力的稀释剂。
音乐学家利皮茨对足球场上人们自发地、粗声大气喊出的歌进行了研究。他仔细听过后,改用乐器演奏,最后他竟对球迷歌曲大加赞赏。科皮茨被众多球迷的音乐天才所陶醉,他发现球迷们具有令人费解的“集体掌握音调高低的能力”,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数万人竟可用同一个调子齐唱。
德国球迷既喜唱意大利歌剧也乐吟英国流行歌曲。据说,德国球迷拥有12至24首战歌,其中有《像今天一样美好》、威尔第《阿依达》歌剧中的胜利进行曲;更为流行的是
英国歌曲《我们大家生活在一只黄色的小船上》,这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ole, ole, ole……”球迷喜欢激昂的旋律,并不在意歌词,有时他们甚至以简单的“o ho ho”来代替歌词。说到底,球迷要的是情绪。1974年,球迷曾大唱“足球就是我们的生命”迎来联邦德国队夺冠成功。1978年,世界杯赛德国队失利后,球迷不是唱歌讽刺、挖苦,而是坐下来与球员对话。“ole, ole,ole……”它雄壮的美使球迷们找到了最佳足球语言,并早已成为世界球迷的足球战歌。这战歌能在中国的绿茵场上万人齐唱吗?
你的饮食观正确吗?
现代营养观念认为,人体是否健康取决于摄取的各种营养是否均衡?人们应该纠正长久以来在饮食方而的错误观念:
1.“新鲜蔬菜比冷冻蔬菜更有营养”。其实这两者之间的营养价值是相等的,差异主要在于烹调的方法。
2.“吃水果可以减肥”。应该懂得,所有的水果都含有糖分,尤其是香蕉、葡萄、苹果等含糖量更高。
3.“纤维素是万能的”。实际上过量摄取纤维素,会异致孕妇和一些贫血病患者的贫血现象更加严重。
4.“维生素可以使人精力旺盛”。摄取过量的维生素,不但不能在人体中发挥作用,还会引起疾病。
5.“吃糖不利于健康”。最新研究表明,糖除了使人易患蛀牙外,并不会引起严重疾病,食用过量才会妨碍其它营养素的吸收。
6.“咖啡对人体不利”。有人认为咖啡因会使习惯饮咖啡的人患癌症或心脏病,事实是,每天喝1-2杯咖啡对人体健康无碍。
7.“食盐是健康的大敌”。其实,限制盐分摄取并无任何好处,盐与高血压有一定相关性,但并非适用于所有身体健康的人。
8.“多服钙增加身体钙质”。缺钙只是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补钙并不能预防如久不运动、酗酒及吸烟所造成的骨质疏松症。况且,过量摄取钙质会干扰人体其它营养素的吸收。从食品中摄取钙质是较安全可靠的。
9.“拒绝含胆固醇的食物”。实际上胆固醇过多才可能导致心脏病和中风,并非含胆固醇的食物对人体有害。
10.“感冒时多吃补品”。补品会使患者体内产生较高的热量和能量,体温升高,加重病情,还会促使病菌生长繁殖,导致感染程度加深和炎症扩散。
日本人变了,祖宗急了
素为日本古老的和服文化所熏陶、并深为珍视和得意的日本国民,突然发现大事不好了,和服将不再适合今天的日本青年一代。这原因并非出自观念的变化,而令人茫然的是,它完全是由日本人体型的变化所导致且无法改变的事实。
上身呈倒三角形、身材比例匀称的年轻人迅速增多。服装设计师说:“现在年轻女性的体型与欧美人几乎没有区别。令人吃惊的是,现在几乎可以原封不动地使用模特用服装的纸样,顾客的身材已接近曲线分明的模特体型了。”著名的华歌尔大师们这样形容“新人类”:个高、脸小、肩宽、胸美、臀高和腿部修长,体型越来越像衣架。上述变化在男
性身上也当然地表现出来。
通产省将被迫修改日本服装的工业规格,新规定将从今年6月开始实施。然而,这一认定却使服装界酷爱并执著于和服文化的人士深感担心:“和服不适合肩膀宽壮、臀部突出的西方人体型。”和服文化的继承似乎成了6月以后的大问题。
有趣的是,人类学家则说,这种视觉上令人赏心悦目的体型并不表明人变强壮了:生物营养充足却很少锻炼就会向细长型发展。年轻人不干体力活,不干家务,出门不再走路与四肢变长很有关系,而肩部变宽是由于四肢变长的同时,锁骨发达的结果。脸部面积变小是因为不吃硬东西,下腭不发达的缘故,这会给牙齿和内脏带来不良影响,并且不再适应体力劳动、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差。从文明和文化论的角度来看,这是曾作为农耕民族的日本人脱离劳动的结果,未必是件好事。不过,科学家最后又安慰人们说:“现在日本人身高的增长已经停止了,这是已到了受民族所限的基因极限,美国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不再增长的说法能否成立尚不得而知,日本人退不回农耕时代的溜肩圆腰却是明明白白的,既便是看在老祖宗的和服文化面上也不成。
“英雄爱美女”的最佳诠释
象征着力量美的体育明星与富有亮丽容貌和婀娜体型的影视明星的联婚,一向被人们视为“英雄爱美女”的最佳诠释,是人们心中的“天仙配”。
1954年,玛莉莲·梦露和美国第1位年薪10万美元的大联盟职业棒球明星狄马乔结婚,开了体育界天王配演艺界天后的先河。时下正眼热的组合是波姬·小丝和阿加西,虽然阿加西的网坛排名位于桑普拉斯之后,但他却是去年收入最高的网球名将。
泰坦·奥妮尔的前夫是网球名人约翰·马克安诺,虽然他已很少参加比赛,但他是那样一种人:只要他宣布退休,立刻便会被冠以“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的头衔。婚后六年,他们分手各奔东西。
1992年11月,日本红星宫泽理惠和相扑王子贵乃花订婚时,美联社曾以这样的标题予以报道:“玛莉莲·梦露和狄马乔的结合”,可惜3个月婚姻破裂,贵乃花再婚的对象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河野景子。后藤久美子与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尚阿烈吉相识两个月即订了婚。此外,日本著名职业足球明星三浦知良的太座设乐丽莎子、赛马王子武丰的新婚妻子佐野量子、棒球明星筱贤治的妻子松本典子也都是偶像艺人。曾经与艾迪·墨菲合演《花大少闯情关》的罗宾·吉文丝则偏爱拳王,她曾是泰森的妻子。虽未嫁人,却与众多体育明星过往甚密的麦当娜则被人们戏称为:“MVP(最有价值的球员)收藏家。”
(本栏编辑: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