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建福 宫花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蔡伟)

​重建建福 宫花园0( 1923年11月25日一场离奇的大火将这座瑰丽的皇家花园连同无数珍宝化为灰烬 )

即便是在国庆黄金周期间,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建福宫项目代表邱筱铭女士也在工作状态中。自2000年负责建福宫花园项目以来,邱筱铭5年来的生活基本如此。在香港出生、美国读书的邱筱铭在斯坦福大学学的专业是石油勘探。在做建福宫花园项目前,她一直是基金会老板陈启宗的私人助手。她自称一直做的是花钱而不是赚钱的工作,仅仅接受过6年广东话教育,邱筱铭说她是一个很西化的中国人。“接手建福宫项目后,老板对我说,让你来故宫正好学习中文,所以你需要付给我学费。”

在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之前,邱筱铭只来过北京一次,没想到这次一住就是5年。邱筱铭和建福宫花园的机缘其实也是故宫。1994年,纪录片《紫禁城》摄制组进入故宫。有感于故宫内众多精美的建筑年久失修,该片顾问、美籍华人唐小腴女士与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牵线搭桥,希望他出面赞助修复故宫,于是陈启宗认识了时任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副主任王立梅女士。在三人共同参观了故宫西路包括建福宫在内的古建和废墟,考察了文物部门提供的各地文物待修复名单后,陈启宗决定成立非赢利性机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试图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带动国内文物保护。陈启宗最终选定先做建福宫花园项目。按邱筱铭的说法,希望第一个项目能够有足够的影响力。

建福宫花园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因其随建福宫而建而得名,是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的建筑。1923年11月25日一场离奇的大火将这座瑰丽的皇家花园连同无数珍宝化为灰烬。

故宫古建部主任、高级工程师石志敏参加了整个复建工程从前期资料调研、现场勘查、施工设计等全套过程。“几十万字的资料,这么厚一摞。”石志敏的手比划着,“还有现场勘查,现场设计,专家讨论,然后才能进入建筑设计阶段。这个工程是完完全全按照历史的状态修复的,时间是乾隆早期的状态。”

一个小花园9000平方米,只有9间屋子,却有20多名故宫古建设计者和80多位修缮人员把它分成三期工程做,其中仅花园内延春宫的预计建造时间就达两年。而整个紫禁城在永乐年间也只用了3年建成,邱筱铭说:“我当时就问,那如果你们建太和殿需要多少年?”但5年后邱筱铭在回答目前工程进度时有了另一种说法,“我们现在一切都按照古法,什么时候刷漆,什么时候彩画,一切都按最佳气候开工,按照纯古建的方法,进度,不快也不慢”。建福宫花园复建的预算正是石志敏亲自做的。“那是在1996年,当时是人民币4000万。香港方面筹集的是400万美元,所有经费采取的都是实报实销。这笔钱到现在还没花完。”但是这只是建福宫的建筑费用,不包括内部装修。“如果算上装修费用的话,预算还要增加一倍不止。”

当建福宫花园9个屋子的重建做到一半时,室内施工的问题开始提上日程。石志敏透露,故宫和香港方面曾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建福宫花园主体建筑修复后,室内装修完全按历史的记载复建。在这个工程中故宫经历了三任院长,到现在郑欣淼院长到任后,最终确定将建福宫花园定位为内部接待的场所。这一决定最终定下了建福宫内装修的基调:宫内环境和建筑一切都按历史的原貌来做,室内则采用现代化的装修。邱筱铭谈到这个决策过程的另一些背景,“当时有一种意见是,花园内装修要和古代一模一样。我们想,故宫9999个屋子,9000多间内都和古代一模一样,有几间不同的有什么不好呢?”

石志敏和毕卫多次强调,建福宫花园的外部是按照传统方式建成,内部的现代化装修则是完全可逆。在古建部的办公室,邱筱铭正在和美国来的设计师曹凯文商量内部装修的问题。为了建福宫内装修,特地在东莞订做了一批仿古宫灯。邱筱铭说,故宫在这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打开库房,让设计师挑选古件进行仿制并加以改良。

“中国的宫殿就是这样经常翻新维修的。我们用的是真正传统的古法进行维修,我们要保留的就是古代修复方式。”这就是邱筱铭他们的目标:一个是把建福宫项目建成,另一个是把中国古建的工艺重新收拾起来。因为古建的维修不是从零开始,难以让工匠有机会掌握完整的古建工艺。而建福宫是完全重建起来的。在邱筱铭看来,基金会不仅仅只是一个投钱的角色。

“中国的东西,最美的都在里面。”邱筱铭说,“我曾经跟老外讲,你们不要以为故宫建筑上红红绿绿的彩画很庸俗。你们知道吗,那上面有13道工序,一道都不可以少。他们听我讲述了中国古建筑的建造过程和意味之后,才觉得它们高妙,才开始认识到这些彩画的美。”

建福宫花园内,嘉靖年代的铜缸和新仿制的铜灯,新造的楼阁和古代的台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邱筱铭的助手,拿到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艺术史专业学位的毕卫小心翼翼地指着花园中古代遗留下来的石子拼花小路。“这是一只老虎,你可以看到它头上的王字。”这条故宫内惟一遗存的古代石子拼花小路,在故宫再也找不到第二条了。然而即便是用玻璃覆盖,也面临如何经常清理玻璃内野草的问题。对于建福宫花园未来的角色,毕卫说,“我们希望建福宫花园的开放是这样的:比如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二开放3个小时,来参观的人可以免费报名,我们进行有条件的接待。这种方式在国外非常普遍。”毕卫说:“这样可以让那些真正对中国古建筑感兴趣的人,能够有机会看看故宫的精华所在。”

11月即将举行的建福宫花园建成典礼是否意味着与故宫5年机缘的结束?邱筱铭对记者说,其实建福宫的项目永远不会结束。除了继续运作管理,建福宫花园南部被焚毁的中正殿复建也提上了日程。虽然已在此生活了四五年,但邱筱铭认为自己最近才开始认识北京。她回忆起几年前修建建福宫花园的大木料需要在深夜运进故宫的那个晚上,她在午夜骑着自行车穿行于故宫的高墙内,等待运送大木料卡车的到来。“有几个人有机会在午夜的故宫穿行呢?当时我一点都不怕。故宫的夜晚特别安静。它真是北京夜里最安静的地方。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有参观故宫的权利时,也要意识到有保护它的责任。来参观故宫的人,大部分还没有出生,你知道吗?你要把它留给你的儿子、你的孙子。就像你爷爷留给你的东西,还得你继续传承下去。”■ 花园建福重建